梁興勇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人們運用口語接收對方信息、同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遞給對方的過程。是人們使用最多、最廣、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因此,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口語能力;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把原大綱中“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就把培養聽說能力置于雙方互動的交際活動中,這既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代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變的能力,具備與人溝通,與人協作的合作精神,是時代的要求。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存在的不足
1.教師認識片面性
對于小學語文交際教學,更多的老師認為口語交際就是平常的口頭作文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給學生安排訓練的題目,然后再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瀏覽性的檢查,這樣錯誤的認識不僅沒有達到口語交際的目的,還造成了教學時間的浪費。許多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地位的認識存在片面性,認為口語交際教學應附屬于認字、閱讀、寫作教學,因此在實踐教學中他們認為無需設計專門系列,安排專門的課時進行訓練,口語交際課形同虛設。
2.學生缺乏主動性
我國的教育模式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不僅使老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只單純的重視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并沒有主動的參與意識,這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養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語文交際能力。”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口語交際實踐。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首先,充分利用課本插圖,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人教版小學低年級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圖畫,這些圖畫能喚起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如教學《春雨的色彩》這一課時,指導學生看春雨像什么?聽春雨的聲音呢?觀察春雨是什么顏色?春雨落下來樣子等問題,讓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張開想象的翅膀,怎么想就怎么說,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和思維,有效地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
其次,利用課文,讓學生“演”。表演是學生特別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愛的語文活動,雖然費時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學生對內容有趣、情節生動的語文猶為感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利用課堂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學生會其樂無窮。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做好準備,四人一組表演。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情景表演出來,通過表演不但復現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演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交際、合作的能力。
2.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首先,創設問題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立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和興趣,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思維的廣闊性以及發散性。因為思維的廣闊性不僅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條件,還是促進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關鍵因素。老師要經常性的給與學生表揚和肯定,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表述。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狐貍和烏鴉的角色,從教學內容出發,給學生設定一個交際情境,如果第二天狐貍和烏鴉又一次相遇,那它們又會發生故事呢?老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補充完整。
其次,實物創設情境。小學生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在大多數情況下,小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已經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老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在教低年級小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如“說說你最喜歡吃的水果的樣子”時,把日常水果呈現在大家面前,學生個人眼前一亮,隨著老師的相機點撥,紛紛舉手發言,氣氛非常熱烈。再如“夸夸你喜愛的玩具是怎樣的”學生興趣盎然,爭著在同學面前舉著玩具,起勁地介紹。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第三,提供足夠交流空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的互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如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是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達到思想意識交換的目的;也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個主要體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互換來進行一種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口述的教學過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
3.引導學生掌握交際方法
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通過傳授口語交際相關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好的進行口語交際。在學生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口語交際的實際價值。如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伽利略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初步了解到他是一個敢于挑戰權威的人,然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故事表述出來。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鍛煉,更是對老師教學方法的一種全新考驗、挑戰。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存在的問題出發,改進不足并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和實際訓練,這不僅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松茂.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議[J].考試周刊,2014(8).
[2]丁銀銀.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