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
摘 要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科技館作為科普陣地的地位無法取代,而科技輔導員在這其中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輔導員不同于傳統講解員,他們不單是科普工作的主力軍也是生力軍。科技輔導員的能力和水平不單決定了公眾教育的質量,更影響科技館的發展,所以,加強科技館輔導員的培養至關重要。
關鍵詞 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培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7-0007-02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科技三會”上明確指出,要把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兩者是實現科技創新的兩翼。近年來,科技館在我國推進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彰顯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其作為科學普及陣地的地位是無法取代的。科技輔導員在這其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的能力和水平往小了說,是關乎個人的發展,往大了說,關系到一個科技館發展的興衰存亡。
云南科技館目前有3個業務部門,從事一線工作的科技輔導員不到20人,卻承擔了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的大部分工作。一個地區的科技館建設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緊密聯系,科技輔導員的綜合能力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當地的城市名片和公眾科學素質的表現。所以,加強科技輔導員的培養非常重要。
1 科技輔導員的定義
和傳統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不同,科技館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不是講解,而是引導觀眾進行學習和探究,更偏向于科學老師。講解員是溝通博物館、紀念館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是博物館、紀念館的名片,講解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著觀眾的受教育和參觀質量,影響著博物館、紀念館的窗口形象,甚至影響到一個地區和國家的形象。科技輔導員則是指中小學、校外教育機構(少年宮、青少年科技館(站)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從事青少年校內外科技教育的工作者及社會科技場館、相關機構、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關心參與青少年科技素養提高的社會各界人士。
然而,科技館輔導員的定義,在實踐層面上,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也在不斷引導科技輔導員職業發展方向的調整。雖從2009年就提出“輔導員”的概念,但真正的調整和創新主要是通過2015年“第四屆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確定的。本次比賽較之往屆有較大調整,將“展品講解賽”更名為“展品輔導賽”,強調對象性和現場感;并從實際工作角度出發強調串聯式輔導的概念[ 1 ]。
2 云南科技館及科技輔導員現狀簡析
云南省科技館目前有在職職工80人,業務部門3個,分別為科普部、體驗教育部、設計研發部,從事一線科技輔導員工作的輔導員不到20人。云南科技館業務工作主要分為“科學的探索”常設主題展覽即實體科技館工作,以及“中國流動科技館”云南巡展即流動館工作。其中,流動館為館內自行運作項目,沒有像國內一些科技館那樣外包出去,所以館內一線工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巡展工作上。這對科技輔導員起到了很大鍛煉作用,一站接一站的巡展鍛煉了輔導員的講解和輔導能力、鍛煉膽量、培養自信心,這對剛進入科技館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有積極的作用,也是使他們盡快熟悉工作重要途徑。但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流動科技館上也有弊端。目前,我國科技館的發展對于科技輔導員的要求不再是單純對科技館展品的操作演示、原理介紹,更是要將輔導作為一個面對公眾教育的小課堂,需要有完整的教案進行實施。此外,STEM教育、STEAM教育、創客教育大力推進的今天,如果還只是將科技館輔導員的工作重心放在對巡展展品講解上,必將會和國際國內現行的先進科技場館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目前,我國科技館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職稱評定標準,很多科技館如云南科技館的科技輔導員職稱系列為文物博物系列,這是參考傳統博物館的結果。由于我國科技館相較之傳統博物館是一個新興行業,輔導員職業規劃的相關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目前文博系列職稱實際上和科技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有一定距離,并不完全符合,這也是造成輔導員職業規劃和發展出現困境和迷茫的一個主要原因。
3 加強科技輔導員培養
3.1 建立健全科技輔導員考核及獎勵制度,合理優化工作內容
由于國內絕大部分科技館仍屬于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撥款(云南科技館目前則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統一規范和制度,激勵制度不夠完善健全,科技館各部門之間缺少良性競爭與互動,溝通較少。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輔導員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責任精神和創新精神[ 2 ]。
首先,科技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如何定量,做了多少,怎么鑒定,工作成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怎么掛鉤,目前在云南科技館都是空白。除了日常工作,部分科技輔導員還會參加比如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全國科學表演大賽、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等行業內外的比賽,雖然獲獎之后會有一定獎勵,但是獎勵有限,且沒有形成長效獎勵制度。
其次,“吃大鍋飯”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沒有建立健全針對科技輔導員的考核機制,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這是目前制約科技館發展,影響年輕人進步的一大阻礙。科技輔導員參與展教活動的策劃和實施,接待觀眾進行輔導、講解、實驗演示或科普劇表演等應該進行量化和細化,對輔導場次、能力和水平進行評分,完成每年規定的工作量,年終進行專門考核和打分,加上個人獲獎、發表論文等情況進行綜合考量,考核結果與每個輔導員晉級職稱和評選優秀等直接掛鉤。
最后,要結合考核制度,合理優化輔導員工作內容。科技輔導員不僅要承擔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工作,還要做辦公室、行政、申報,甚至財務等工作,長期以來在一個部門一個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專業性和工作積極性。必須通過優化工作內容和結構,適當進行人員的部門和崗位的輪換制度,讓輔導員可以及時調整工作狀態、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主業上。
3.2 增加輔導員專業培訓,增加科技輔導員外出學習及培訓機會
第一,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的組成多樣,個人背景及專業各不相同。科技館展品大多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學為主,這對輔導員個人的專業基礎知識有嚴格的要求,作為科學的傳播和普及者,對于科學原理的把控必須準確無誤。這對于理工科專業的輔導員來說有很大優勢,但是對于文學藝術類專業背景的人來講,則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而且,科學技術日益進步,作為科技輔導員更是要及時了解科技前沿最新動態。所以,定期組織有關于科學原理和科技進展的專業課程和培訓、邀請專家老師進行授課必不可少。
第二,科技館的發展如果只和自身相比,無法真正得知差距和不足。國內和國際上目前經常開展科技館、科學中心的相關會議、比賽和培訓,只有走出去,多學、多看、多想、多對比,才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加廣闊的視野。要加大對館內科技輔導員外出學習、培訓的支持,提供渠道和平臺,促進個人的發展,從而帶動整體的進步。
4 結論
科技館是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中不可取代的一環,是非常重要的場所。科技輔導員的工作,上接科研成功和科學原理,下接日常生活及普通大眾,所以科技館輔導員就是紐帶,連接著科技和社會、科學家和老百姓。輔導員的水平,直接從一個方面展示出一個科技館的綜合能力。輔導員不是單純的講解員,更是答疑解惑的科學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知識水平作為基礎,還要提升講解水平和能力,以及鍛煉和塑造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公眾形象。進一步加強科技館科技輔導員的培養,才能促使科技館的進步和發展,使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齊頭并進,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張彩霞,袁輝.我國科技輔導員的現狀及其職業發展路徑研究[J].科普研究,2016(4):46.
[2]葉洋濱.淺談科技館輔導員培養評定制度的建立[J].科技視界,2013(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