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娥

[摘要] 目的 觀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TCSS評分。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TCSS評分(5.10±2.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整體護理干預;TCSS評分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a)-001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To choose 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treated 96 case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am,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team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ver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ared to two group of TC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patient care. Results The TCSS rating of the team after the patient care (5.10±2.04)score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verall nursing.
[Key words]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ver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TCSS score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中一種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當患者患上該病后,會出現肢體末端麻木、冰涼及刺痛的癥狀,甚而有刀割樣痛或持續性劇痛,還伴有抑郁癥、焦慮癥以及睡眠障礙的情況出現[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會對患者的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造成損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經臨床研究發現,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利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預后恢復,因此,該文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的研究對象是該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收治時間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將這96例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8:20,年齡34~64歲,平均年齡(47.87±1.64)歲;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45±1.87)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0.6~3.0年,平均病程(1.25±0.47)年。研究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6:22,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8.29±1.50)歲;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病程(7.69±1.31)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1.53±0.30)年。兩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各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實施科學的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簡要的飲食、用藥指導,并做簡單的健康知識宣傳。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支持護理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病情狀況,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需求并給予滿足;當患者情緒低落時,要以親切的語氣對患者進行開導,幫助患者放松緊張焦躁的心情,并告知患者愉悅的心情有利于癥狀的改善[2]。
1.2.2 中藥足浴 將川草烏、桂枝、艾葉、紅花以及透骨草等藥物加水5 000 mL浸泡1 h后,用文火煎煮30 min即可,先讓雙腳懸于藥劑之上熏蒸,等藥液溫度降為38℃后,再將藥液到入足浴桶中,水溫保持在37~40℃之間,把腳放入桶中浸泡1 h,1次/d,選擇晚上泡腳的效果最佳[3]。
1.2.3 足部按摩 在完成足浴后,擦干雙腳并涂抹潤膚油,用兩只手握住一只腳,稍用力向內側擠壓;把兩只手分別放在雙腳的腳背上,進行足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采取從下至上的按摩方法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手法為推拿法、推摩法、打法或者揉法[4];對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太溪等穴位應用補法進行按摩,對太沖穴應用瀉法進行按摩。足部按摩時間控制在40 min之內,每晚按摩一次。
1.2.4 運動康復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有氧運動計劃,如慢跑、散步、打太極等,飯后1 h開始鍛煉,鍛煉的持續時間保持在30~40 min/次之間,以身體微出汗為宜,鍛煉5次/周,運動量可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做調整,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的原則。
1.2.5 宣傳健康教育 通過開展中醫講堂的形式,向患者講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癥狀特點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等知識,使患者在了解疾病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自我護理,教患者利用中藥泡腳、足部按摩、艾灸穴位、運動康復療法等方法來做自我護理,向患者講解足部護理的重要性,培養患者自我護理的習慣。另外還要囑咐患者,禁止吸煙,適量飲酒,嚴格控制飲食比例的分配,盡量少鹽少糖,每日按時服用降糖藥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護理前后的多倫多臨床評分系統(TCSS)評分情況,評分項目包括:癥狀、反射以及感覺檢測。評分范圍在0~19分,分值越低表示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方法
用(x±s)表示兩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護理前后的TCSS評分情況,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兩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對比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TCSS評分(5.10±2.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詳細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出現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或)體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臨床的發病率極高,是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發癥之一。該病的初期癥狀比較隱匿,主要表現為肢端感覺異常,隨后逐漸出現肢體疼痛、肌力減弱、肌肉萎縮至癱瘓,甚至出現肢體潰爛的情況,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4]。由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過程較為漫長,需要耐心的調養,有效的護理能幫助患者調理身體機制。因此,該文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中醫整體護理干預,其護理效果比常規護理好。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中醫的“消渴”“痿證”范疇,患者在初期以陰虛燥熱為主,后期逐漸演變為精血虧耗、陰虛血瘀以及絡失濡養等,在中醫護理中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為主[5]。①在中藥足浴護理中,主要是可以通過湯劑的藥物及溫熱作用,刺激足部皮膚血管與神經,達到通調腠理和舒暢血脈的效果,加快了血液運行,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和提高周圍神經功能[6]。②足底按摩具有健脾益腎、 疏經通絡的功效,通過激活腦干網狀系統來調整代謝過程,保持血糖的平衡。③足底按摩可以擴張足部的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液瘀滯機會,糾正和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態,使神經恢復營養供給[7]。④中醫護理很注重飲食比例的合理分配,從肺腑、氣血、陰陽功能入手,盡量減少含糖量高、高脂肪等食物的攝入,有效調理患者的身體機制。⑤在護理的過程中,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氣血運行,也能使患者心情舒暢,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血糖上升[8]。該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中醫整體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TCSS評分(5.10±2.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效果比對照組佳(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中醫整體護理干預具有優良的護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體機制,適宜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珍.綜合護理干預改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23(8):131-132.
[2] 姚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中醫護理干預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3):199-200.
[3] 程文紅,蔡瑩,周秋蓉.中醫綜合護理干預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J].四川中醫,2015,2(47):172-173.
[4] 任杰.中醫整體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5,13(18):2060-2062.
[5] 張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中醫護理干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3(94):216-217.
[6] 馬麗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7(57):266-269.
[7] 楊綠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護理進展[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6(134):254-255.
[8] 高小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護理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12,5(20):46-48.
(收稿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