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摘要:快樂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應經常變換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形式,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語文課的課堂效率和教學成績。
關鍵詞:教學手段 課堂形式 多媒體 興趣 思維 鼓勵 拓展
一、豐富課堂形式,讓學生享受語文學習多樣性的樂趣
利用語文課的特點,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如語文綜合性活動,排練課本劇,辯論賽,演講課,都應該讓學生嘗試。但是,課堂活動要避免流于形式,如表面熱熱鬧鬧,而實質上一堂課下來,學生沒什么收獲。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作好充分準備,能對學生作具體細致的輔導,并能親自做些示范,當然教師只導不做,具體操作都由學生去做。比如,上《石壕吏》一課,我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并出演。官吏的殘暴,百姓的疾苦,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有的學生演著竟然哭了,因為他完全把自己帶入了那情景當中。開展語文課堂活動,主要為了讓學生享受整個過程,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能力。這樣的活動點綴于正常的語文教學中,就好像是有營養的點心,讓學生快樂健康。我還曾讓七年級全班同學共寫一篇作文,題目為“我在月球上的一天”。因為每個同學只能說一句話,所以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希望自己的那句話是最精彩的,一堂有趣的作文接龍課就在快樂中完成了。
二、初中語文教學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利用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直觀的現代氛圍,使語言教學從單調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文字、語音、形象、色彩這一新奇的美,這種美感對學生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本人在制作科技含量高、說明性強的《化石吟》《看云識天氣》課件時,選用大量化石、云層圖片,更從網絡下載了一段關于恐龍化石的影碟片段,使課文一下子生動起來,為學生設立了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情境。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于有視覺感知帶動想象,學生思維異常活躍,不僅能很快地抓住實質,而且還留有寬闊的創造性思維空間。
三、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進行課外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
學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錯時,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重新思維,重新認識,由不懂到懂,那種把結果和盤托給學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的。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比如,作文指導中,我常常通過分析范文的形式再現思維過程,范文講評側重于整體賞析和局部點評。整體上主要看選材,立意,構思,創新;局部著重于生活細節的提煉,真實感受的抒寫,語言的鮮活生動,寫作手法的運用。這樣,范文的選擇是很廣的,不求全責備,只求有亮點,讓學生知道作文評析的方法,從而在寫作中去實踐這些方法。語文課堂上,學生回答了問題后,對于學生的回答做出評析很重要,但不可簡單機械化,更不可急躁,一棍子打死。最好先剖析學生的答題思路,可以在審題要求、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知識運用、邏輯思辨、想象聯想等方面,做出中肯的評析,指出回答的合理性,也要找到不足之處。措辭溫和,不要帶有諷刺挖苦,當然適當的調侃,是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的。有一次,我在上口頭作文課,先讓學生觀察教室對面的一座山,然后用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所見所想。我曾經聽到很多本地的老人說那座山的樣子像如來佛,所以我在布置這一內容的時候,就希望有學生能說出如來佛之類的答案,可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后卻說了一個讓全班都捧腹的答案,他說那座山像“雞屁股”,在同學們哄笑的同時這位學生滿臉通紅,我看見他緊張地看著我。我知道,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對孩子們造成的影響。我讓孩子們再次觀賞對面的山,兩分鐘后,我說“同意剛才那位同學觀點的同學請舉手”,居然有三分之二的同學舉起了手。接下來我又對他們進行了鼓勵,尤其是那位極富想象力的同學。這以后,孩子們經常會給我這樣的“驚喜”。我知道,這是我充分肯定他們豐富的想象力的回報。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延伸是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她可以讓學生從語文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藝術,等等。雖然關于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直是值得探討的。但是不能否認,她深受學生歡迎,她讓學生領悟語文世界的博大精深。而且它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師語言的內涵,增加語文教師的親和力。在課堂氣氛沉悶時,教師的一個應景應時的故事,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給課堂注入活力;在思維受阻、欲言不暢時,一個巧妙的比喻例子,讓學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總之,語文課堂中的樂趣性的探討,正切和了新課標“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除了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還需要大膽摸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希望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語文,也能從語文中體會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