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英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公認的一個重點內容和難點關卡,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以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然而在實踐的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就現在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作了如下的反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 五年級 作文教學
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作文的核心
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最廣闊天地,同一事物、同一題目的作文,學生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表現角度,可以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也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敘述的方式,還可以有標新立異的中心思想,凡此種種,都是學生創造力體現的舞臺。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一是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神圣的好奇心”;二是要交給學生發散、求異、輻射等創造性思維的方法,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創造能力得到同步的和諧發展,這正是作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在課文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
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一文時,文中對閏土的外貌描寫部分,既寫出了閏土的特點,又流露出了閏土的性格。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描寫人物外貌時,既要抓住主要特點去寫,還應從外貌描寫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明白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又如在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時,課文著重寫了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的令人膽寒兩部分內容,從中讓學生明白對表現文章中心關系緊密的內容要詳細、重點寫,對表現課文中心關系不大的內容要一筆帶過,要略寫。再如教學《孔明借箭》一文,我們對戰役之所以能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是因為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戰役的起因、經過、結果寫的很明白,從中要讓學生懂得作文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才能把內容寫清楚,給別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三、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
作文指導首先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開始時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寫,使學生感受到可以寫的內容很多,教師再從旁指導學生選擇最恰當的內容來寫。至于如何來寫的問題,在學生的思路已經打開,選擇好了要寫的內容后,具體的過程中進行滲透。在學生的習作中、在交流草稿的過程中進行指導。指導的內容可以包括寫作的內容是否具體,寫作的順序是否恰當,寫作的目的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選詞用詞是否合適,所表達的情感是否真實等等各個方面。
四、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
習作,最主要的是要有內容可以寫,習作的素材可以來源于學生生活中所見所感,可以是學生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典型事例,當然也可以是學生在課本內學習到的事例。可以說有取之不盡的習作素材。可是由于學生的不注意歸納,不注意總結,導致許多的素材都沒有被學生運用到習作中去,或者是運用時缺乏個性,沒有亮點。所以在習作的教學中,應該強調學生要學會留心觀察生活,觀察身邊每天發生的小事。例如:一棵小草、一只小蟲、一處小景、一件小事、一點感想、心中的一點小秘密等。有了素材,想要寫好作文,還要合理的安排,組織材料,學會思考,在不同的習作里面,應該使用什么樣的素材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另外,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用心體會,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要注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一句話或者一個實例,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才能表達出最好的效果。所以,觀察、思維、表達都不能放松,只有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
五、學生之間互批
在作文評價過程中,教師作為評價主體,應當更加重視學生這一評價主體的參與,采取同桌評、小組評、男女生互評、師生評、學生集體評改與討論等多種評價方式。評價的呈現方式既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十分有益。多元評價主體的參與,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能夠激起學生欣賞作文的欲望,也能激勵學生寫作文的信心。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和眼界,打破自己思維的局限。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學生互改作文無疑是個好的學習作文模式。當然,教師應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技巧:
1.格式是否正確:看寫作文的同學是否按老師按求的格式寫作必須在文中指出錯誤。
2.有幾處病句:用“——”找出病句,寫明病因,并改在作文本右邊空白處。
3.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
4.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看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
5.看文章的結構: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6.看文章的表達方式是否符合作文的指導要求。
7.看文章的語言是否簡練流暢深刻。簡練就是不重復,不羅嗦,簡要精。流暢是指文章讀起來順口;深刻是指文章能抓住事物或問題的本質來寫。
學生們按寫作要素順序逐條寫出評語,最后還必須寫出自己要對習作者說的話,也就是“總評”。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學生自己習作和給同學修改習作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從學生修改后的習作中獲取反饋信息,并幫助學生反復修改,反復錘煉,多出“精品”。
結語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作文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以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作為一名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我自身的工作崗位中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對于教育教學進行鉆研、學習和創新,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好。
參考文獻
[1]任曉慧。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淺談[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3(12)。
[2]包兵兵。懷念我五年級的語文課[J].語文建設,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