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國權
摘 要: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教學改革就拉開了帷幕。在新課標新要求的基礎上,要做好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才能適應新時代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改革;教學方法;情境教學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課改”的全名,這次改革針對傳統教育的缺點,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對教學理念的一次改革,是對如何“教”以及如何“學”的一次改革。改革不只是改教材這么簡單,改革變化了課程的目標,改善了課程機構、改變了課程的內容、改進了課程的實施、改革了課程評價和加強了課程管理。新課改的改變,加速了傳統數學教學改革的步伐。
一、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要求
(一)學習聯系生活
在“新課改”的課程內容方面的改革上,“新課改”主張要轉變過去“煩瑣、困難、偏題,陳舊”的教學學習內容,使學生更多地將學習和生活,學習與科技相連,目的在于將書本“死”的知識與“活”的現實相連。數學學習與生活相連,這樣做的目的,可以讓學生將小學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增強小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的知識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小學生得到充分的滿足感。
學習如何聯系生活,就是要求將生活中帶有數學標簽和“符號”意義的事物帶入小學課堂。例如,學習“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將各種錢幣帶入課堂,甚至可以找到以前的一些老式錢幣,一一向學生展示。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模擬日常如何進行錢幣的交易,通過對人民幣的使用將學生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標。
(二)改革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課程目標內容的改革上,要求避免類似過去只注重傳授知識的特點,學會將知識與生活技能、知識的傳授過程與傳授方法、對待知識的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種目標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學習過程中不急于告訴你結論是什么,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找到正確的結論。通過在求知結論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習的能力,體驗學習的過程,達到形成正確的思維觀念這一目的。
如何改變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多注意學習的過程,不要凡事只問結果。例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認識時間”這一課的時候,不要在意只得出一個等式結果,要在乎這個教學的過程。告訴學生一些事例,讓學生明白時間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認識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時間觀念的重要性。
(三)改善教學評價
以往的課程評價注重強調對學生的篩選與選拔。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對學生改進教學學習和促進其發展這一目標。以往的學習教學評價手段只注重對學生篩選的原因,與以往的學習教學目標有關。過去只看重學生的分數,而現在強調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
如何改進教學評價方式。例如,有的學生非常努力,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基礎薄弱問題。平常考試得分只有50多分,這個時候出于促進他個人發展的考量,可以給他打過及格線,甚至可以打到70分。相比較而言,如果該學生拿到50多分的試卷,就會失去原來學習的熱情。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實在基礎太差。教育的初衷,不在于給每個學生分數的定位,在于幫助每個學生積極學習。
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方法的創新
(一)運用科技增強學生學習熱情
新課改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一起向我們走來,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吸引學生的關注。多媒體教學就是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對傳統的黑板書寫,學生早已習以為常。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到學生的各個感官,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條件的地區,普及這種多媒體的教育手段是做好小學教學創新的一種方式。
(二)善于創設數學學習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創設學習情境是我們近年來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加具有優勢。數學學習情境,可以將學生帶入某種情境,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恰當運用在給定的情境中。例如,學習中引入日常生活片段。學生去超市購物,要完成家長交代的采購任務,那么勢必要處理好金錢的配置。購買的過程中,有的東西是幾份以上的,勢必要使用乘法。有的東西不會買全,即不是買一個整體,而是買部分的。勢必要用到除法或者分數的使用。這些都可以放到一個情境中來。不同的教學階段,可以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達到調動課堂氣氛這一目的,并以此作為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綜上所述,由于新課標的改革,我們在學習中應該要不斷聯系實際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良數學的教學目標。在新目標的指導下,改進教學的評價方式。要做到創新數學教學方法,還要學會如何營造教學情境和利用現代科技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汪勝奎.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
[2]趙宏麗,邵麗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亞太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