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
摘 要: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微課被看作新物品引入教育中,推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提升。微課把微視頻當做首要的表現形式,聯系課文內容、背景音樂以及其他成分,和老師授課方案、教育規劃等構成一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任意時間進行學習,改善老師授課的方法。根據實際教育的情況,推進課程的變革,把學生看作教育思想的核心,使用微課協助老師授課,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傳統教育方式,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時鍛煉自主學習的本領,給以后的微課教學創建奠定。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自主學習
一、自主學習的現狀
國內與國外的教育人員以及心理學者很注重自主學習觀念,這些人員把學生主動學習看做探究的重要課題。不一樣的人員會在不一樣的方向探究,并且得到不一樣的成果。但是,當前許多學校仍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只是運用班級教課的方法,并沒有按照各個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合理教課。老師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改中提出,需要把“老師讓學生學習”的形式轉變成“學生本身主動學習”的形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
胡鐵生給出微課的概念:“微課被看作按照新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教育真實情況,把教育視頻看作主要方式,把老師在課上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是教育環節的講解記載下來,而進行的精彩教育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聯合體。”在進行數學教育時,老師可以把微課安排在授課課件上。比如,上課之前回顧以前的知識、新知識的引入、講解知識的重點以及其他內容。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中運用的策略
1.以微課輔助課前預習的開展
運用微課協助老師實行上課之前的準備。按照學生掌握上節課程知識的情況和新知識的連接部分,老師設計微課。學生在上課之前看老師創建的微課,可以對新知識有大致的了解,提升課上學習知識的成效。例如,老師講解“統計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上課之前播放相關微課,使學生大致明白新知識的內容,課下可以安排學生在放假時統計各類車輛的大概數量。
2.以微課輔助課上重點知識的講解
學生在課上學習的首要任務是掌握知識中的重點,重點知識被看作老師用心準備以及指引學生研究的核心內容。以前教育學生時,老師會安排許多教學知識,使學生本身在所有的知識內容中找到重點知識并且進行掌握。這一做法看似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但是有些學生沒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不但使老師教學困難,而且學生學習的壓力大,導致沒有較高的課堂成效。然而微課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知識的困難。微課運用較直接的方式展示知識,使得學生更容易接納以及了解相關知識。比如,學習小學六年級“看圖找關系”課程時,通過汽車行駛速度圖來共同探討坐標圖的含義。微視頻出示一輛汽車從解放路到商場之間行駛速度變化圖象,橫軸表示時間(單位:分),縱軸表示速度(單位:米/分)。最后解析得出汽車從解放路到商場之間共行駛了4分,從0分到1分,汽車行駛速度在增加;從1分到3分,汽車速度保持不變(400米/分);從3分到4分,汽車速度在減少。從而使學生了解這一坐標圖。經過溝通指導學生感知“畫圖”,同時直接顯示出相關信息,從而進一步感受圖簡潔、清楚的表達優勢,增強學生對數學重點知識的理解。
3.以微課輔助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學習
課堂結束以后,也可以適當運用微課。因為課上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很多,許多學生沒有全面地了解。老師創建微課,不但可以使學生了解這一課堂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知識。比如,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和豎式”課程時,現實情境就是一共55個草莓,有8個盤子,想知道平均每個盤子放幾個?學生要在現實情境中經歷試商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操作而不是一步單純地跳到豎式計算。對55個草莓進行平均分,學生已有經驗:幾個幾個地分,結果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得到,關鍵是要“體驗試商”,商6可以,商7就不可以了。怎么辦?限制分的次數。想辦法盡可能使分的次數最少,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學生都用自己認為最少的次數去分,顯然有的次數并不是最少的,而分的過程就是在試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覺得自己在試商,所以需要一張表,內容包含次數、商、余數。最后提問:為什么商是6?在這里也不需要把所有問題弄明白,后面還有豎式試商。把這一部分添加在微課里。學生在課堂結束后使用微課,經過不一樣的方法試商,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試商的知識。
運用微課教學是科學信息時期產生的,根據小學生的特征實行數學自主學習教育必定產生很大的成就。相關人士應該根據微課特征的情況,探究微課教學,使學生可以了解相關知識,讓微課可以被廣大教育人員使用。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
[2]李建芹.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