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平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大力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小學英語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運用科學、多元、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熱情的引領下積極投入英語學習中,實現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達到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效率
現如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工作分析,總結出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論述。
一、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一樣適用。當學生對英語充滿了興趣,就會獲得學習和探究英語的熱情,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為基本點,讓他們對英語的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為其學習的深入和教學效率的促進提供堅實的保證。
一般而言,在課程的導入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讓他們在課外活動之后將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并且對于課程的順利開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例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課程導入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平時都喜歡吃什么食物,哪家店的味道最正宗。這樣的話題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并能夠迅速產生思考和討論的興趣。這時教師詢問學生這些美食如何用英語表達,學生會在興趣的思維慣性下擁有學習和研究的動力,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二、創設真實交流情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和溝通。這要求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實現英語的使用,進而進行英語的學習。當然,教師不可能帶領學生到真實的環境中把所有的場景進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盡可能和真實生活相契合的環境中學習英語,進行交流,從而掌握知識。
比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 6 Shoppi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辦一個“Small Shop”,將課文中學習到的T-shirt,socks,jacket以及以前學到的orange,bread,pencil等物品擺到講臺上,之后讓兩名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并拿著教師發的代金券用英語進行模擬購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用到Can I help you?或How much is it?等語句,使其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信息化教學輔助工具應用到小學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互聯網海量的信息資源和多媒體的影音播放功能,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生動、具體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中提高學習效率。而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到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方法,并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多媒體除了能創設真實的情境之外,對于將抽象知識具象化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進行時”和“過去時”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或動畫,讓學生在人物的對話中掌握進行時和過去時的使用方法,這比教師運用口述、聯想等方式進行教學有著更好的效果。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進行單詞識記等瑣碎知識點的具體化講解;翻轉課堂可以彌補學生因事未到校而導致的學習遺漏問題;至于學生在課下產生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即時聊天工具、YY語音公會、微博等方式和教師、其他同學進行實時的在線請教與探討,從而在第一時間實現問題的解決。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問題和聊天記錄獲得學生的學習反饋,為自己教學計劃、目標和策略的調整提供理論依據,實現真正的高效教學。
四、綜合活動進行拓展
英語擁有極其豐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資源,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單純地局限在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中,而應當通過組織多元化的綜合英語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激發對英語的興趣,了解英語背后的文化和知識,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并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實現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舉辦“英語故事朗誦會”“單詞聽寫大會”“圣誕英語聯歡會”等活動,讓學生提高參與熱情,培養個人情感,為提高教學效率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運用科學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投身到英語的學習中,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帶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任娟.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與思考[J].教育,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