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慧
摘 要:近些年來,小學新課程改革在全國進行開來。數學課程作為新課改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專業素養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性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階段,小學數學新課改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引進新型的教學理念,關注分數教學,不斷增強數學課堂的藝術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數學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數乘法;教學藝術;有效學習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模式,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藝術性,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即在上課之前按照課標備課,在課堂上按照目錄講授。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提高學生的數學專業素養。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增強教學的藝術性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新型的藝術性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引進“翻轉課堂”,使課堂更有效
在新課改下,“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引進來。所謂的“翻轉課堂”,具體地說,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的單調“講授”課為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進行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必須要協調三個內容,即合理的網絡環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講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人教版)“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和具體的實踐練習,理解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意義,并自己總結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數學推導能力。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我們學過的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整數乘法的計算有什么意義?■+■+■=?有什么樣的簡便運算方式嗎?一個分數乘一個整數表示什么含義?”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本上的知識,嘗試尋找合適的答案,并在小組內部討論和分享。
二、引進“微課”教學,使課堂更有效
“微課”主要是采用視頻講課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錄制幾分鐘的短視頻,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一一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抓住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課程內容。它改變了傳統的教案設計模式,直接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刪去不必要的講課內容,便于學生學習。采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很輕松地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學生有了新的學習動力,不再是沒有頭緒地學習。
例如,在講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一個數乘分數”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對本課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闡述,即“一個數乘分數的重要意義和實際運用,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推導過程和理論”,使學生對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課本,通過具體的實例模擬推導,并進行模式練習,不斷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和幽默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使用藝術性、幽默性的語言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緒,學困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對教師一般性的按部就班式,用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聽不進耳,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教師的語言風格直接決定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以及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熱度。幽默風趣的老師往往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將知識點盡可能地編入分數應用題,既實現了知識的講授,又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增強數學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曉蕾.小學數學教學藝術探究[J].神州,2013(14).
[2]時少華.談教學藝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