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寶+李佳珂
摘 要:西柏坡是我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西柏坡時期所創造的西柏坡精神也成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西柏坡精神來教育當代高校大學生,培養他們塑造成為一個擁有正確的理想觀念,價值觀念的社會公民,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關鍵詞:西柏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學生
一、西柏坡精神的內涵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是我們黨處在內憂外患的困難時期,然而在這樣一個困難重重的時期,我黨卻在西柏坡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同時也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西柏坡精神在繼承延安精神的基礎上,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不同的歷史條件,為西柏坡精神賦予了新鮮的內涵。在這里,黨中央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兩個務必成為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內容。同時,西柏坡精神還有更豐富的含義,它包含著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實事求是積極向上的科學精神、團結群眾合作進取的組織精神等等。因此,利用豐富的西柏坡精神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價值觀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當代高校大學生的特點及問題
1.高校大學生的特點
據調查,現在的在校大學生主要以“90后”為主,而大多數“90后”的學生是家里的獨生子女,自小就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甚至社會的過度關注,也正因為他們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學生從小被家長過度寵愛和保護,自上大學以來,去到陌生的環境,認識陌生的同學,一部分學生可能已經在環境的改變下逐漸成長獨立起來,但是另一部分同學開學很久也仍然不能夠適應環境。同時,“90后”大學生也成長于經濟與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年代,幾乎每一個大學生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在手機上瀏覽網絡、玩游戲、看視頻、聊天已經成為大學生習以為常的事情。
2.高校大學生面臨的問題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擺在大學生面前的機遇增多了,自然也有更多的挑戰。首先來自于小部分沒有成長起來,依然渴望父母庇護的大學生,他們在心理與生理上仍然無法適應學校與社會所帶來的新環境的改變,久而久之,這類同學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他人交流,甚至會做出一些極端事情。
其次是一小部分同學,在脫離了父母與老師的管控,花錢大手大腳,不認真學習,上課玩手機,課下與其他同學吃喝玩樂,逐漸形成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有同學去社會上結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甚至可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再次是當前網絡環境參差不齊,大量的負能量信息會進入到大學生的網絡世界里,一個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的人是無法對這些信息進行判斷的,一旦沒有一個正確的取向,就很有可能造成這部分人丟失了理想與信念,走上了一條錯誤的路。
最后,近兩年來大學生普遍面臨就業難的難題,遇到這類困難,有些大學生選擇回避,回家啃老,靠著父母的錢財自己吃喝玩樂,就是不工作。而有的畢業大學生則選擇迎難而上,努力創業,艱苦拼搏。
三、利用西柏坡精神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應當大力滲透和加強西柏坡精神為代表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在課堂中貫徹西柏坡精神的理論性
首先應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營造一種學習和弘揚西柏坡精神的氛圍,把西柏坡精神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可以通過理論教學、共同討論的方式來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內涵,同時也可以貫穿西柏坡紅色資源的其他相關的內容,將西柏坡精神與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新的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西柏坡精神來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真正使學生將西柏坡精神內化為理想信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明確大學生的歷史責任,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同時也可以開展一系列有關西柏坡精神的專題講座,請一些專家學者對西柏坡精神的內涵進行深度解讀,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當然也可以開展一些學生間的座談會,使學生們在座談會期間可以發表自己對于西柏坡精神內涵的看法,假如開展相關主題調研或實踐活動,活動結束后也應當鼓勵學生發表對于此次調研或實踐的感悟。
2.課下組織與西柏坡紅色文化相關的主體實踐
高校應當秉承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觀點,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學習西柏坡精神的同時,課下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實踐活動。
離西柏坡地區近的高校可以在西柏坡建立一個實踐教育基地,去西柏坡當地了解一下當時的艱苦環境,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在那樣一個艱苦環境下取得勝利的過程,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品質。同時也可以與其他單位如敬老院、福利院、孤兒院、貧困村莊等建立聯系,節假日去到那里慰問孤寡老人,或者可以組織去貧困村莊進行支教活動,在幫扶活動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幫助他人、關心弱勢群體的品質。
其次也可以在校內開展一些以西柏坡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如排演一些紅色話劇,紅色小品或是進行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同時學校也可以在國家的法定節假日例如“五四青年節”或“七一建黨節”期間組織開展莊嚴的豐富的紀念活動。
3.發揮網絡作用,在網上大力宣揚西柏坡精神
當今高校的大學生十分喜愛上網,例如在網上瀏覽新聞、刷微博、聊微信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這樣一個契機,在網絡上大力宣揚以西柏坡精神為主的愛國精神,同時針對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的特點,以網絡技術為載體,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來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同時高校也應當建立網絡監督制,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網絡上所發表的言論都應當有所了解,保護學生不會受到外來不良信息的侵擾。
參考文獻:
[1]王榮閣.西柏坡精神的當代價值[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
[2]齊文輝.西柏坡精神探析[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6).
[3]劉青琬,楊惠欣.論大學生繼承和弘揚西柏坡精神[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7)
[4]劉冠群,謝正宇.弘揚西柏坡精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