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龍+杜冠杰+王登科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對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使用鎮痛劑率為12.50%、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2.50%、20.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與開腹手術相比,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治療急性膽囊炎方面更具有優勢, 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痛苦小、并發癥少、恢復快的特點,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開腹;急性膽囊炎;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paroscope and laparotomy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acute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pen cholecystectomy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age rate as 12.50%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5.00%,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52.50% and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featur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 small invasion, little pain, less complications and quick recovery in treating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Laparotomy; Acute cholecystitis; Therapeutic effect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 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癥, 以右上腹陣發性絞痛, 可伴有明顯的觸痛和腹肌僵直為典型臨床特征[1]。臨床上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2]。近年來,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 腹腔鏡已經被運用至各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本文就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對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膽囊炎患者80例, 其中男32例, 女48例, 年齡35~70歲, 平均年齡(55.9±7.0)歲, 發病至手術時間24~72 h, 平均發病至手術時間(30.2±14.0)h;納入標準:①符合本院對于急性膽囊炎的相關診斷標準且預行手術治療者;②無手術禁忌證、身體可以耐受手術者;③知情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以及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者;②合并有膽總管結石、高血壓病、Mirrizzi綜合征、糖尿病、胰腺炎、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③合并有嚴重的精神類疾病、語言障礙的患者。此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行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
1. 2. 2 觀察組 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取仰臥位,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進行常規消毒鋪巾, 建立好氣腹后, 于右側肋緣下鎖骨中線處、劍突下做5~6 mm的切口, 置入腹腔鏡, 先對腹腔進行仔細探察, 然后處理膽囊三角, 對膽囊管進行游離, 對膽囊管、膽囊血管進行夾閉, 對膽囊進行剝離, 切除膽囊, 對膽囊床進行電凝止血,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安置引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使用鎮痛劑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使用鎮痛劑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使用鎮痛劑率為12.50%、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2.50%、20.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膽囊炎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 若患者未獲得及時救治, 可威脅其生命安全, 外科手術仍是目前用于治療此類疾病的主要方法[3]。研究表明, 由于近年來多種因素(生活習慣不斷改變、飲食結構持續調整、周圍環境進行性惡化、工作及學習壓力增加)共同作用, 急性膽囊炎發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 應引起相關醫護人員注意[4]。
開腹膽囊切除術起源于1882年, 至今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應用歷史, 作為一項成熟的外科技術, 其有效性已無爭議, 一直被作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金標準[5]。但是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 人們對膽囊解剖結構的研究深入, 各類微創型的手術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其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 成為當下治療膽囊疾病的常規手術方式之一[6]。傳統的開腹手術必須要有充分的手術切口, 才能保證手術的質量, 所以術中出血量大、對腹腔環境干擾較大, 導致術后并發癥多, 患者恢復慢。腹腔鏡手術是在病人的腹部做2~3個小切口, 然后插入“trocar”管狀工作通道, 采用特制的加長手術器械在電子監視屏的輔助下完成與開放手術同樣的步驟, 達到同樣手術效果的手術方式。
此次研究中,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使用鎮痛劑率為12.50%、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0%, 均低于對照組的52.50%、20.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充分說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效果更好。具體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腹腔鏡手術僅需要幾個5 mm左右的小切口, 所以全身的炎癥反應輕, 可以降低術后切口感染以及手術切口疝的發生率。②手術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完成, 術者的手不需要進入腹腔操作, 可以有效的降低對臟器被膜的損傷和臟器功能的干擾, 避免臟器在空氣中暴露, 降低術后腹腔內粘連、腹腔內感染的幾率。③腹腔鏡可以從多個角度、多方位、深入的探察腹腔情況, 更準確的掌握手術部位的解剖結構, 將手術部位的具體情況顯示在電子顯示屏上, 術野清晰, 更利于微細血管的處理, 而且通過電凝電切止血更徹底, 術中出血少, 更利于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技術相較于傳統膽囊切除手術具有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代元昌.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術切除膽囊治療急性膽囊炎療效比較.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31):6379-6380.
[2] 馬振剛.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發作期膽囊炎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藥導刊, 2015, 23(1):34-35.
[3] 張向康. 急性膽囊炎應用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207-208.
[4] 胡元友. 腹腔鏡手術在急性膽囊炎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3):94-95.
[5] 何德文, 李開為.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64例臨床分析.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5, 12(2):46-48.
[6] 陽光, 宋向暉, 陸路, 等.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 10(6):130-131.
[收稿日期: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