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峰滿
摘要: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數學學科特點決定了要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就必須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新課程理念對發揮學生主體性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要求。其具體做法可從巧設懸念;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境;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予成功的滿足;進行情感交流;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方面實施,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學習興趣;數學;認知沖突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很多學生覺得數學太枯燥、太難懂,視數學學習為一種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知識,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才能,才能使學生樂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必要性
數學學習興趣是指渴望獲得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問題的傾向性。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最有效的動力。興趣可以使學生的認知處于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從而注意力集中并積極地進行學習。中學時期是培養數學興趣的關鍵時期,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一萬多名學生中喜歡數學的占總數的32.5%,位居第一位,在喜歡數學這一科的原因中,其中認為是老師講的好的占34.4%,同樣位居各種原因的榜首。這項調查表明: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課程背景要求教師必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和方法
1.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每節數學課都在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氛圍中度過,這樣就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起認知沖突,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認知沖突是人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所面臨的情境之間的沖突或差異,這種認知沖突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關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思辨問題或實驗結論作引導。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啟發學生的思考。 例如:“圓的定義”的教學,學生日常生活中對圓形的實物接觸得較多,小學又學過一些與圓有關的知識,對圓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然而,他們還無法揭示圓的本質特征。如果此時老師問學生“究意什么叫做圓”,他們很難回答上來。不過,他們對圓的定義已經產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這時再進行教學,效果比較理想。
3.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景。
有效地的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體現數學的有用和有用的一面。在新教材的教學中如何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一環,這需要老師花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學生,與學生有效的交流。以這樣的方式學習數學,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很高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有用性和有趣性。 比如,在講概率這一內容時,我就采取了這樣的方法。上課鈴聲一響,我手拿著一個包裝得很精致的小禮品盒走進了教室,學生們立刻好奇起來,我笑著說:“這是個小禮品盒,里面裝了一份神秘的禮物,同學們猜一猜我為什么帶這份禮物來?”有的同學說:“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搖了搖頭。還有的同學說:“那準是您女兒的生日,要不就是您的結婚紀念日。”,我仍然搖頭,同學們哈哈大笑。我說:“今天是我的幸運日,我給同學們講講我的幸運日的來歷。十四年前的今天,吃過晚飯后,我想出去散散步,發現一輛大汽車上裝滿了山地車,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抓獎。我也忍不住想碰碰運氣,于是花了2元錢買了一張獎券,結果我真的很幸運,我中了一輛山地車。”通過這個小小的事件,我就巧妙地滲透了隨機的概念。
4.關心,多表揚,少批評,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習不好的孩子由于得到的肯定少,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去更多地發現他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并及時給以肯定和表揚。老師和家長的任何埋怨與批評都會進一步傷害孩子,撇開兩者的距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些事情,犯些錯誤。如果孩子一犯錯誤,家長和老師就一頓痛罵,不僅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而且會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恐懼和害怕、退縮的心理,問題始終得不解決。這時,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與引導,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錯,怎樣做才不會錯?因此學會賞識學生,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學生對數學會越來越感興趣,對數學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然,成績也就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中學生心理學》,北京出版社1983.1
[2]《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
[3] <美>索里、特爾福德著,《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