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始終把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放在突出位置來看待,把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那么,“民主集中制”思想在我國新時期黨建工作中有什么指導作用呢?本文通過對“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本內涵分析解讀,進而探析其對我國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民主集中制;新時期;黨建工作;指導作用
一、“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 “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含義
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指的是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創造性的有效發揮。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指的是全黨智慧、力量的凝聚和行動的一致。
(二) “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內涵范疇
但是,民主集中制和黨內民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民主集中制反映的是黨內組織運作中民主與集中相統一的關系,屬于組織原則;黨內民主反映的是黨內權力主體與權力授受關系,屬于政治原則。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黨內民主的具體制度體現,但它并不包含黨內民主的全部內容。當然,二者也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民主集中制以黨內民主為基礎,黨內民主的發展程度決定著民主集中制的發展程度;離開了民主集中制,黨內民主就會失去組織制度的保證。[1]
(三) “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基本原則
按照《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關于“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的定位及其相關規定,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堅持“四個服從”;堅持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關;堅持集體領導;善于發揮下級黨組織的積極性;注意尊重少數人意見;禁止個人崇拜。
二、“民主集中制”思想對我國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
(一)民主集中制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
1992年10月19日,在黨的十四屆一中全會的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鄧小平同志最近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永遠不能丟。對于這個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講得少了。鄧小平同志的這個指示很重要很及時,希望同志們好好領會,認真貫徹執行。”永遠不能丟掉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制度,在黨的十八大以后更加鮮明地體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實踐中。
習近平同志在2012年6月28日的全國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它正確規范了黨內政治生活、處理黨內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反映、體現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利益與愿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制定和執行的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因此,這是我們黨最大的制度優勢。”我們黨的制度有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就是民主集中制。可以說,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區別于任何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本質的地方。[2]
(二)“民主集中制”思想培養團結有力的中央領導集體
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根據毛澤東思想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分析中國的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們集體討論、集體決定的。當然,也不否認個人的作用,比如說我個人在里面起了我自己應該起的作用。許多具體政策、具體問題,有的是這個同志提出的,有的是那個同志提出的,并不都是我一個人提出的。可以這樣說,問題都是經過集體討論,最后是集體決定的。”這樣一個中央領導集體能夠充分凝聚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各位成員的智慧,能夠凝聚各級領導干部的智慧,也能夠凝聚全黨的智慧。2013年3月,習近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有一個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中央領導集體,有一套比較有效的工作機制,大家各負其責,共同把工作做好。”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我們的干部選拔中體現的很充分,使我們黨能夠把最優秀的人才選入中央領導集體,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現在的干部遴選機制也是一級一級的,比如,我在農村干過,擔任過大隊黨支部書記,在縣、市、省、中央都工作過。”一級一級的遴選機制既經受了人民的選擇,也經受了黨的考驗。[3]
(三)“民主集中制”思想指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國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基本原則。”這一制度使我們“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依靠這樣一個科學的制度,改革開放以來的37年,我們黨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使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37年來,我們黨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十八大以后,習近平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遠大目標。由于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礎之上,迄今為止所有的目標都已經實現并且超額實現。
(四)“民主集中制”思想指導優化黨的建設制度
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包括黨內民主的機制化和程序化、集中過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等。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在這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中央發布的《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就強調民主集中制要具體化。《綱要》提出:“抓緊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著力構建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切實推動民主集中制具體化、程序化,真正把民主集中制重大原則落到實處”。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再次闡述了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具體化。會議強調,黨的組織制度改革,重點是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內生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內民主制度體系。民主集中制如何具體化?最根本的就是構建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包括黨內選舉制度體系、民主決策制度體系、民主監督制度體系等,把黨內民主制度體系作為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具體制度體系加以構建。[4]endprint
(五)“民主集中制”思想推動黨建業務發展
黨委成員積極參加所在黨支部的民主生活會和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接受黨組織的監督,模范執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制度,做到警鐘長鳴。[5]此外,“民主集中制”思想可指導完成重點任務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黨建工作宣傳情況、做好黨建宣傳工作、做好黨建工作的信息簡報等。
(六) “民主集中制”思想是黨員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
“民主集中制貫徹得怎么樣,關鍵看黨員做得怎么樣”。黨員首先要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敢于說真話,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才能夠把民主集中制的要求真正落實到位。一方面,要加強黨的集體領導制度建設,黨的領導是集體領導,從中央委員會到地方各級組織,實行的是集體領導。另一方面,集體領導就要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個人獨斷專行,更要反對人身依附。2014年1月習近平又指出:“不能把黨組織等同于領導干部個人,對黨盡忠不是對領導干部個人盡忠,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我們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辦事、做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要樹立“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貫徹落實好民主集中制,更好地促進黨內民主。
總結:
“民主集中制”黨建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實踐表明,民主集中制貫徹得好,黨就團結,各項事業就興旺發達;反之,黨的事業就會受到嚴重損害。[6]在新時期、新形勢下 ,我們黨要堅持列寧的“民主集中制”黨建思想,以此促進我國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 ,并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實現我國中國夢的偉大構想。
參考文獻:
[1]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內涵和基本要求[EB/OL].(2016-12-13)[2017-5-0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13/c40531-28945941.html.
[2][3][4]辛向陽:習近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科學內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會之七十八[EB/OL].(2015-3-30)[2017-5-03].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330/c83859-26771627.html.
[5]黨建工作責任制內容[EB/OL].(2016-7-18)[2017-5-03].http://www.liuxue86.com/a/2904038.html.
[6]王新強.列寧“民主集中制”黨建思想及其對我國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2):34-35.
作者簡介:謝鈺, 女,助理經濟師,在職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