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麗
(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金莊小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自主探索式閱讀教學就是順應當前教育改革所提出來的,它是以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前提,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探索研究問題,從而提高語文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探索閱讀;主體性
“自主探索式”閱讀教學是以建構主義教學論為理論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為終極目標。它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質疑、探索,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寬松、民主、和諧的閱讀學習氛圍中,獲取語言信息,感悟人文蘊涵,體驗人生情感態度,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一、必要性分析
1.閱讀的使命
語文是一門關于語言文字的學科,提到語言文字就絕對離不開閱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導學生認識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學生人文思想與道德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把握,進而啟發學生思考,并在此基礎上有計劃地進行讀寫基本功訓練。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探索式閱讀法提出的背景
探索式閱讀教學法是在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窠臼,實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出來的。長期以來實施的應試教育模式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教法輕學法,重智力因素輕非智力因素等弊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與當今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了以學生為本體的教育思路,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和重要作用,倡導學生的自主性、開放性、合作性、探索性學習,而探索式閱讀教學法就是順應這一教育改革所提出來的,這一方法可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二、核心要素分析
1.人文性
閱讀的目的在于豐富語言知識積累,形成較強的語言感受力,并發展形象思維,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探索式閱讀充分展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強調人的生命價值和情感價值,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人文思想內涵,感悟生活哲理,提升學生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2.主體性
探索式閱讀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閱讀的基礎。老師要轉變課堂角色,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參與的主動性及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與學生學習的質量。
3.開放性
扭轉原先老師高高在上的課堂局面,建立平等、民主、寬松、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創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尊重學生,寬容而不放任,嚴格而不束縛。
4.合作性
開放式的探索閱讀不是對學生的無限放任,而是應當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以學生合作的方式進行。要將學生獨立閱讀和互相討論交流相結合,采取同桌合作、小組合作或師生合作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索式學習。教師要依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創設活動,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讓學生擁有學習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5.實踐性
探索式閱讀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在此基礎上擴大閱讀范圍,并在實踐活動的體驗中不斷產生新的需求。通過閱讀,學生增加了積累,掌握了基本的寫作方法,或寫讀后感,或依據課文進行仿寫,或發揮合理想象續寫課文,或結合生活體驗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操作性分析
1.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引進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提高閱讀的趣味性。如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引讀、欣賞性朗讀等等,使學生入景入情,以情悟情,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內容,用默讀、誦讀、精讀、略讀、研讀、品讀等多種讀書方法,進行探索式閱讀學習。
2.采用分層閱讀法
要將分層遞進法引入閱讀中,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個體的閱讀能力考慮閱讀層次性問題,年齡段越低越要側重于閱讀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隨著年齡段的升高,逐漸加強創造性閱讀和個性化朗讀訓練。
3.擴大閱讀范圍
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延伸課外閱讀,發掘課程資源,提供豐富典型的可供探索的閱讀材料。譬如說可在課外活動時間或早晚自習時間開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課程,每天用15至30分鐘時間進行誦讀或自主閱讀,教師可提供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材料,學生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與其他學生一起學習。
4.開展生活化閱讀
語言課程是與現實生活有著天然聯系的課程,自然風光、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日常生活……凡現實生活中有的且適合語文課程的,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因此,增強閱讀的生活性,可以豐富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打破學科界限,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參考文獻:
[1]姜亞南.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探索[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侯海峰.小學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