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群力小學)
摘 要: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節點,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樹立學生思維導向性的數學教學理念,并積極利用數學問題教學法進行數學教學情境設計與教學活動安排,促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思維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點以及數學思維方式的全面掌握。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高年級教學
問題教學法是數學教育的基本方式,也是進行學生數學思維訓練的重要途徑。老師通過設計數學問題、數學問題情境的分析與理解、抽象數學模式、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建立起認知邏輯與解答思路,進而優化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讓數學教學向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參與學習轉變,提高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一、設計好數學教學問題,優化數學教學問題的質量
1.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為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數學教學問題
為了做好小學高年級的問題教學法,老師首先就要做好對學生基本學習情況的調查,主要是調查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數學問題以及數學學習困境,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重點提升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還是數學思維能力),形成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向,并將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與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形式以及數學教學方法結合起來。
2.強化對數學知識要點的分析,立足于數學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來進行數學問題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做好教師自身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深度認知,尤其是應該掌握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來進行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問題設計,這不僅能反映出數學教學重點,還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興趣,提高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實現數學教學向學生自主學習方向轉變,實現數學問題教學法的教學優勢。
3.加強學生預習教學,實現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效互動與聯系
老師還需要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來進行學生的預習教學工作,將數學教學內容以數學問題的形式安排給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完成相應的數學預設問題。而老師則在對預設問題完成情況的統計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基本學習需求的掌握,然后結合數學教學內容的實際要求來進行數學教學活動的創設,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與學生之間的有效聯系與積極互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指示性。
二、創設多樣化的數學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利用多媒體進行數學問題情境展示,實現學生對問題情境的形象化認知
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有一個形象化的認知與掌握,老師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通過將數學問題視頻化與圖片化,實現學生對數學教學情境的立體化認知,進而提高學生在問題情境下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比如,老師在進行雞兔同籠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圖片形式對問題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對數學問題情境有一個更加精準的認知,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2.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數學教學問題,幫助學生迅速尋找邏輯關鍵點
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老師在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中,還應該主動將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讓學生用生活思維與生活經驗分析與理解數學問題。比如,老師在進行追擊問題的教學時可以利用現代交通工具形式上的多樣性,使得追擊問題過程的問題形式更加具體,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實現問題教學法的教學作用。
3.通過數學游戲來靈活數學問題教學情境,激發課堂教學活力
為了進一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老師還可以利用數學游戲來靈活創設數學問題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在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興趣性,使得數學教學變成學生主導下的數學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擴展數學思維廣度。比如,老師在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講解時,就可以引用學生變老師的游戲來進行教學創新,讓學生自己講解與分析數學問題,以此接力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教學的重要階段,也是完善學生數學思維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首先應該加強對數學教學知識重點與學生基本學情的掌握,創設更加豐富多樣的數學問題與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文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化[J].科學大眾,2014(1):76.
[2]余茂輝.問題導入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2016(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