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興翠
(四川德陽市廣漢市宏華外國語學校)
摘 要:小學語文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小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養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小學生活潑好動、自由無束的個性,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小學生往往不能做到認真聽講,反而會專注于其他使他們更感興趣的事情上,造成了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效率低、效果差,不能從根本上達到小學語文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轉變課堂教育方式,豐富課堂教學,迎合小學生興趣去做出改變,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真正達到小學語文教育的目的,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探討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小學生心智還未成熟,對世界處于探索階段,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從而在課堂上他們很難做到一本正經地聽教師授課,很容易被周圍事物干擾。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是極低的,學生真正吸收的授課知識也是很少的,這對于智力尚處于開發階段的小學生是極有害的。然而小學生的天性如此,尚缺乏學習的動力與毅力,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分析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劣勢變為優勢,增加課堂趣味,以此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優化教育方法,開設趣味問答、小組競賽等活動,寓教于樂,加以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使小學語文教育真正發揮作用。
一、小學語文傳統課堂的弊病
1.課堂氛圍差,學生積極性低
小學語文的傳統課堂上,大部分小學生認為語文知識枯燥無趣,所以會轉移注意力在其他事物上,不能完全跟隨教師思路,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自然不能積極主動回答,導致課堂氛圍死板,學生在課堂上知識吸收效果差。
2.學生心智、能力開發不完全
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生啟蒙的重要步驟,而小學語文課堂更是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若學生不能獲取有效的語文基礎知識,心智、能力得不到完全的開發,長遠來講,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的引導,這是貽害一生的開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3.基礎工具學科不能掌握,貽誤高階段學習
小學語文教育是在為以后接受更高的教育打基礎的,若基礎不能打牢打實,則勢必會影響以后更高階段的學習,到那時追悔,為時已晚。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工具學科,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作為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幫助他們學好語文,打牢基礎,順利走向更高學府的殿堂。
正是基于傳統小學語文課堂的種種弊病,其害更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打造新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顯得尤為重要且必要,它是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目的的重要舉措。
二、創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措施
1.利用小學生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生之好奇心對于語文學習是壞事,亦是好事。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開設競猜等小互動,多提問讓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習變得生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
2.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趣味化教學
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聽課,導致課堂效率極為低下。從趣味入手,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與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聯系起來。從課前預習提問開始,到課后復習鞏固,賦予知識活力,讓學生愛學、愛聽、愛看,熱愛學習。
3.潛移默化,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語文存在于生活的每個角落。作為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去找尋語文的樂趣。
4.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營造積極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每個學生都融入學習過程中,切身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為小組爭光,建立責任感與榮譽感,在整個班級中營造一種奮發向上的積極狀態。小組分工,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習成果,獲得學習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5.合理利用現代技術豐富語文課堂
現代多媒體的普及極大地方便了日常教學,使教學更加形象化。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結合課本,為學生播放音頻、動畫、電影等,拓展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更深的印象,使知識更易于接受。
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不喜歡規矩束縛,在課堂上常常做出小動作,此時,教師應做的不是批評,而是設身處地地考慮如何將這一缺點轉為優勢。經常在課堂上開設小活動,既滿足小學生好動心理,又寓教于樂,何樂而不為?優化課堂教學,變革傳統教學方式,趣味化教學,迎合小學生口味去做出改變,而不是一味惱火地去強行改變學生的天性。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創建將有效改變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尷尬境況,真正使小學生受益,使小學語文教育真正發揮出應有作用,增加學生漢字詞語的積累,培養智商、情商,增長各方面能力,收獲正確的價值取向及人生態度,為一生的軌跡畫下最重要的開端,這是每一位小學教師的責任與使命。
參考文獻:
[1]劉武宏.小學語文高效教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濟遠.小學語文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