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偉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第五中學)
摘 要:新課程的理念雖然在不斷得到貫徹,但實際教學與“輕負擔高質量”教學模式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環節,為減負增效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輕負擔高質量;課堂氛圍;教學過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輕負擔高質量”教學模式成為我們的追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作為思想品德學科教師,也應該為“輕負擔高質量”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讓課堂的參與者即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中。因此,我們先要做的就是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1.帶著微笑進課堂
培根說過:“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所以作為老師,在進教室前,帶著微笑進課堂是多么的有必要。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微笑能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微笑能增強你的親和力,增進師生間的情感;微笑就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著幾十顆情趣盎然的心;微笑能讓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在情感上也得到
滿足。
2.獨具匠心的激趣
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要求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有能激起他們興趣的東西。
(1)時政激趣?,F在的學生好奇心強,也想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說,在教學“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時,如果把“地球關燈一小時”“中美貿易戰”等作為導入,可以迅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也比較順利地過渡到教學內容。
(2)搞笑動畫激趣。用動畫,一來形象生動,讓學生感同身受,其中的情景能喚起學生的聯想;二來Flash本身很受學生的喜愛,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集中精神。在教學“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對動畫的興趣來導入新課。可以播放《楊過華山論劍》,該Flash里有學生心中的大俠,語言幽默風趣,最后揭示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通過Flash營造的教學氛圍是其他導入無法比擬的。
二、優化清晰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中最主要的環節,關系到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否,關系到輕負增效能否真正實現。這需要借助兩個載體:多媒體和活動。
1.利用多媒體明晰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多媒體教學可以減少教學時間,可以較好地控制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多媒體教學可以解放老師的體力工作,減輕教師的工作量,讓板書變得更加清晰明確;多媒體教學更加直觀清楚,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較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多媒體教學更容易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接觸更多的信息,形成系統的知識;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減少學生的腦力勞動,直接面對教師的信息,重難點更容易突破。所以在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極為重要。
2.利用學生活動突破重難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通過親身經歷而獲得的信息,比通過其他感官而獲得的信息在大腦皮層的痕跡要深,保持的時間要
長。所以,在新課程中大量引入了活動教學,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通過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表演等,使學生活躍思想,增長才干,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利”時,就可以利用辯論的形式進行,最終得出消費者享有上帝的權利,也要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讓學生的道德在辯論中實現了升華。
三、恰到好處的課堂小結
在一堂課中,課堂小結是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教學的最后面,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錦上添花的功效。在教學中,有的老師由于時間的關系可能會省略掉這一環節。殊不知,這一省略,讓學生失去了升華道德的機會和形成系統知識的機會。
就像一部大片動作、場面等都宏大精美,但結局弄得不明不白,直接影響了觀眾的認可度。因此,小結部分也需要大量的精力。但就如何小結卻頗費思量。
小結種類繁多,最適合的是希望型、出謀劃策型、師生活動型的小結。如“世界文化之旅”的小結:“地球村的村民們,讓我們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不斷溝通,拉近距離,共譜和諧的文化樂章”。這樣的小結提出了希望,將德育延伸到生活,有助于思想品德課終極目標的實現。
四、及時有效的當堂訓練
思想品德課的特點決定了我們不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知識點,而是通過精煉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進一步升華。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不片面追求題目的數量,而要重視題目的質量。在選題時要重視與現實的聯系,重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解答的要求也與其他學科不一樣,我們要強調能力的培養,并不要求答案的一致性,方案越多越好。在選題時,也要選擇一些需要學生自主完成、合作完成的。讓合作學習在作業中體現,把合作學習付助于實踐,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及集體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能力,使作業和學習不乏興趣,從而讓減負增效落到實處。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是一時之功,也不是一時之效,需要我們思想品德老師不斷挖掘、不斷創新,讓思想品德課的減負增效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畢田增,周衛勇.新課程教學設計[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