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智妮


【摘要】 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對先兆流產患者妊娠結局和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在2016年1-3月收治的先兆流產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之后的妊娠成功率和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負性情緒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先兆流產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 先兆流產; 妊娠結局; 心理狀態; 影響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5-0077-02
在妊娠期間的28周之前,若孕婦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情況,且伴隨發生腰痛、下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被稱為先兆流產。該病癥在臨床中的發生率極高,據相關的流行學調查顯示,先兆流產在臨床中的發生率最高占到了15%[1]。這也極大影響了孕婦的心理狀態,較易發生負性心理情況,對妊娠過程是極為不利的,大大影響了母嬰健康,因此,對該類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臨床輔助性治療手段,可以幫助患者取得更大的臨床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是為了分析優質護理對先兆流產患者妊娠結局和負性情緒的影響,所以特選取了50例先兆流產患者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護理所得效果,以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在2016年1-3月收治的先兆流產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25例,年齡20~30歲,平均(25.55±2.33)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01±2.33)kg/m2,平均孕周(21.48±3.46)周,其中,初產婦20例。對照組:25例,年齡19~30歲,平均(25.53±3.81)歲,平均體質量指數(21.01±2.23)kg/m2,平均孕周(20.84±3.02)周,其中,初產婦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對照組: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給藥,讓患者在相對安靜的治療環境之中得到必要的臥床修養,在陰道流血情況消失1周后,可以讓患者下床進行適當的活動,在此期間,叮囑患者嚴禁進行性生活[3]。
研究組:(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若發現患者存在焦慮和悲觀的負性情緒,應該及時幫助患者正確排解出來,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必要的溝通與信任,向其普及疾病的相關原理機制,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患者的疾病疑慮,幫助患者建立最佳的心理狀態,以此更好地配合臨床醫生的治療工作。(2)健康教育。對患者的病例情況進行全面且詳細地了解,若患者為初次懷孕者,應該對患者普及保胎意識,讓其了解保胎的治療流程和必要性,且針對該方面進行健康宣教,與此同時,觀察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習慣,若有飲食不合理情況和不良的生活作息,應該及時幫助患者糾正,必要時可以為患者制定全面的飲食結構計劃和生活作息計劃,以此避免患者發生不良的情況。(3)隨訪護理。在患者出院之后,應該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指導患者進行孕期的保健工作,叮囑患者進行定期的復查等[4]。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心理狀態和出院3個月后妊娠成功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于患者住院1周后進行測評,分數越高代表焦慮和抑郁的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對于先兆流產患者而言,其需求的重點是心理方面,應該獲得護理人員的專業性照顧,以此幫助患者更好地改善臨床癥狀,緩解不良情緒,保證母嬰健康,為了達到成功分娩的狀態,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評估、調節及護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對患者而言需求最為強烈的。
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該保證護理環境的相對安靜性,讓患者得到舒適的治療及護理的需求,這也是符合優質護理中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思想,該種護理模式主要體現的就是人性化護理,對于患者而言,尤其是初產婦而言,應該注重對其心理干預和指導性生活方式的改變。據相關的臨床研究顯示,一般而言,對患者實施了優質護理之后,患者的心理狀態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且患者與護理人員的感情較為深厚,這得益于護患之間的多交流、多溝通,且患者能夠大力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大大提高了醫療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性[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96.00%)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焦慮評分明顯更低[研究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為(30.16±5.52)分、抑郁評分為(31.14±5.3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優質護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結局,進一步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其實施必要性,且本次研究與曾丕蘭[6]在《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及其護理干預》一文中的研究結果相似,其實施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先兆流產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抑郁、焦慮情況,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孫錦莉.先兆流產患者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1):151-152.
[2]莫丁姣.心理評價及干預在先兆流產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254-255.
[3] Odeh M,Ophir E,Grinin V,et al.Prediction of abort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volumetry of the gestational sac and the amniotic sac in threatened abor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2012,40(7):389-393.
[4]張翠芹.護理干預配合溫腎養血安胎湯及敷臍療法對早期先兆流產的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4,6(9):7-9.
[5] Alimohamadi S,Javadian P,Gharedaghi M H,et al.Progesterone and threatened abortio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n endocervical cytokine concentrations[J].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2013,98(1/2):52-60.
[6]曾丕蘭.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及其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