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
(上海市楊浦區蘭生復旦中學)
摘 要:主要針對前置性學習背景下初中的地理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提出該過程存在的幾個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做好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工作和環境優化工作,為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與質量作鋪墊。
關鍵詞:前置性學習;初中;地理課堂
學習所進行的環境是特定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爆發和科學技術的普及,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學習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怎樣才能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問題。對于生本教育而言,前置性學習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提倡教師和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學習新知識,例如,觀看相關的教備資料進行學習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學習,并且指導他們內化所學知識。
一、存在問題
首先,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但是在我國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中心地位與主體地位,這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無法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其次,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高、責任意識不強。很多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例如,在文理分班的前提下,很多選擇理科的學生往往不重視對地理的學習;在部分地區的初中教學過程中,地理并不是他們的主科,為了升學率,部分老師會占用地理課來進行其他主科的教學,學生也會利用地理課的時間來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等。此外,在對地理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性別差異對其學習效果的影響也是比較明顯的,因為男生和女生的思維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具有差異性的理解能力與課堂環境感知度等。
二、解決辦法
首先,在對初中地理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時,我們應該通過前置性學習的方式來促進教師課堂主體地位的轉變,并且根據初中地理的學科特色與教學知識點做好其課堂教學進程的安排工作,課前學習內容及其相關資料的準備工作等。在進行課前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與所學知識點相關的動畫資料與視頻資料,吸引學生的眼球,并在觀看之后引導學生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并且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對其進行探討,進而找出問題的答案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大的轉變,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并沒有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與探索。
其次,我們要確保課堂中教學視頻的質量,使其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充分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的我們應該做好教學視頻的選擇工作,盡可能地選擇趣味性較強而且內容比較豐富的教學視頻進行地理課堂的前置性學習。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展示,把抽象化的地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等,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這些重點和難點。例如,地震現象的產生、太陽的直射點移動現象以及地殼運動的現象等,這些內容都是比較抽象而且難以理解的,即使使用了相關的教學模型,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輔多是地理模型、掛圖和畫草圖的方式等,這些輔助手段都具有較高靜止性與單一性,導致課堂教學收到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前置性學習的方式可以促進這些多媒體手段的具體應用,使這些知識點更加形象化,再通過學習之后的小組討論工作,使學生能實現當堂吸收的教學效果。
此外,要確保地理課堂學習任務設計的科學性,這是地理課堂前置性學習效果實現的重要支架。因為每節課的學習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老師應該確保地理課堂學習任務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學習任務不宜過多或者過少,適中為宜。例如,對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3~5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再布置幾道題,讓學生進行課后思考。
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時,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成員的搭配,并且做好小組內部、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團結協作和競爭機制的制定工作,并且給予相應的獎勵與鼓勵等,讓他們都成為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負責人,促進他們學習地理責任意識的增強。
總之,雖然我國的部分初中對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進行了實踐,其教學效果比較良好,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無法確保教學方式的完美性。因此,我們必須了解課堂教學的現狀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通過前置性學習的方式來發揮視頻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實現課堂教學環境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張維.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如何優化初中地理課堂[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
[2]王海軍.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優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
[3]吳世忠.優化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提高地理課堂教學實效[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