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視角下中國農村家庭致貧機理研究

2017-06-30 12:46:14侯亞景周云波
當代經濟科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精準扶貧

侯亞景 周云波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分析了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關聯性,并依據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雙重識別標準下農村家庭的不重疊性,從家庭人口特征、生產經營特征、資本特征、社會關系特征和村莊地理環境角度,對農村收入貧困家庭和多維貧困家庭的致貧機理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論表明:(1)土地流轉、當地醫療衛生條件越好,越利于兩類家庭擺脫貧困;(2)土地面積、組織成員、當地教育條件、地區類型對于兩類家庭具有相反的影響;(3)勞動力人數、戶口類型、家庭經營、住房擁有情況僅對收入貧困家庭具有顯著影響;家庭社會地位、地貌特征僅對多維貧困家庭具有顯著影響。因此,未來扶貧工作應該針對不同類型家庭的致貧因素采取差異化的扶貧方式。

關鍵詞:收入貧困;多維貧困;致貧機理;精準扶貧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17(02)—0116—08

一、引言

貧困問題被聯合國列為社會發展問題三大主題之首,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和重視,消除絕對貧困并讓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各國努力的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國際貧困線標準下),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基本實現。但事實上,伴隨著減貧規模和貧困發生率的遞減趨勢,農村減貧的邊際效益逐年下降。2016年我國農村仍有4335萬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自然災害多發、教育衛生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山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和水庫移民區等特殊類型地區,他們的身體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就業能力弱、貧困程度深、抗災害風險能力弱、自我發展能力匱乏。因此,面對新時期扶貧工作的嚴峻形勢,要如期實現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最關鍵的還是要轉變扶貧思路,改進扶貧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了全國范圍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農村扶貧開發,先后制定實施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簡稱《新綱要》)等減貧規劃,并在《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從而使得國家的扶貧戰略經歷了從貧困縣瞄準、貧困村瞄準到貧困戶瞄準的階段轉變。《新綱要》提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的脫貧目標(簡稱“兩不愁、三保障”)。201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國家制定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退出標準,涵蓋的范圍遠高于傳統的收入貧困標準,因此貧困測量應結合其他貧困維度的測量,通過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進而增強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有助于新時期中國扶貧開發目標的實現。

基于可行能力視角的多維貧困研究,擴展了貧困的研究范疇,更能反映貧困的本質。Sen在《以自由看待發展》…中將可行能力視角引入了貧困分析中,認為貧困的根源是能力的缺乏,這種能力包括使人們免于饑餓、營養不良、疾病的能力,接受基本教育、改善住房條件、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還包括社會交往和享受尊重、政治自由等,不僅有助于消除收入貧困,其本身也代表了人類發展的目標,這一理念構成了多維貧困的核心觀點。2000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貧困是指福利的被剝奪狀態,即貧困不僅指物質的匱乏,還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除此之外,貧困還包括風險和面臨風險時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達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參與機會。Alkire和Foster在《計數和多維貧困測量》中提出了多維貧困的識別、加總和分解方法(簡稱AF方法),以計數方法為基礎,其中貧困人口識別標準介于交叉識別法和聯合識別法之間,加總步驟使用了調整后的FGT系列指標,可以用于反映多維貧困的廣度、深度和強度,從而成為目前應用較廣的多維貧困測量方法。在此基礎上,UNDP在《人類發展報告(2010)》中正式提出了多維貧困指數(MPI),替代了之前UNDP的人類貧困指數,涵蓋了健康、教育和生活條件三個維度。

但是,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關聯性如何呢?二者對于貧困人口的識別是否具有一致性?對于精準扶貧下貧困家庭的識別有何借鑒意義呢?如何比較不同貧困類別家庭的致貧因素?Bourguignon和Chakravarty指出,滿足收入貧困減少的目標,并不能保證降低非收入指標剝奪,即收入減貧趨勢并不能代表非收入剝奪降低的趨勢,收入貧困測量必須結合其他貧困維度的測量。Alkire和Santos首次使用微觀家庭調查數據對104個國家的MPI指數進行測量,研究發現,農村的多維貧困狀況嚴重高于城市,二者對貧困人口的識別具有差異性,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中生活水平維度的剝奪相關性最高,因此對于貧困的分析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郭建字和吳國寶利用山西省貧困縣的住戶數據,選擇不同的多維貧困指標、臨界值和權重,考察其對多維貧困測量結果的影響,并根據不同扶貧標準測量了多維貧困對收入貧困戶的覆蓋率和漏人率,表明了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對貧困人口的識別不具有重疊性。Alkire和Setht根據全國家庭健康調查數據,使用了多維貧困指數來分析印度1999-2006年間的貧困變化,強調了貧困人口的識別是貧困瞄準和測度的核心問題,認為收入貧困不能代表人們在其它維度的剝奪,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是互補的,多維貧困人口與收入貧困人口不是完全重疊的。Wang等利用2011年中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CHNS),對比了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的關聯性,統計結果顯示,同時處于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的人口比例僅為31%。

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綜合研究,不僅有助于深刻理解貧困的本質和各種表現形式,更有助于為當前貧困人口的脫貧和退出機制提供理論來源和實踐借鑒。本文立足于中國農村扶貧開發中貧困人口的脫貧和退出標準,側重分析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差異性和關聯性,同時針對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標準下的不同貧困類別家庭,研究土地規模、土地流轉、農村借貸、家庭經營活動、地理環境和區位等因素對農村家庭的影響程度,并建議從多個方面對貧困家庭進行扶助,有助于貧困人口的持久性脫貧,降低返貧概率。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

(一)多維貧困測度方法

本文以Alkire和Foster提出的雙臨界值法(即AF方法)為基礎,對樣本農村地區人口進行多維貧困測度,包括多維貧困人口的識別和加總,其中多維貧困人口的識別以家庭為單位。本文參照MPI對維度、指標、權重及臨界值的界定,結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各個具體指標、《新綱要》提到的“三保障”總體目標,以及樣本數據約束,選擇的MPI參數見表1。MPI計算步驟如下:

1.維度和指標的選擇。MPI指數包括三大維度,即教育、健康和生活條件;其中教育維度包括成人受教育程度和兒童失學率兩個子指標,健康維度包括營養狀況和兒童死亡率,生活條件包括6個子指標。MPI下的這10個指標涵蓋了能力視角下單位家庭的關鍵因素,比簡單的收入貧困測量更能體現貧困的現實狀況。

2.權重的設定。MPI采用的是維度等權重方法,認為三個維度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即三個維度的權重分別是1/3,各個維度內部的指標是等權重的。

3.1臨界值的設定。臨界值選定分兩步:一個是剝奪臨界值,一個是貧困臨界值(后)。剝奪臨界值是識別家庭在各個維度的被剝奪狀態,如果單個家庭滿足某一維度的剝奪條件,則認為該家庭在該維度被剝奪,賦值為1,否則為0。貧困臨界值是識別哪些家庭為多維貧困家庭,如果對單個家庭在各個維度的剝奪值進行加權求和得到加權剝奪分值后,其值不小于貧困臨界值,則認為該家庭為多維貧困家庭,賦值為1,否則為0;同時,非多維貧困家庭人口的加權剝奪得分以及在各維度的剝奪狀態均被刪減為0。

4.MPI指數的計算。多維貧困人口識別出來之后,可以對其進行加總,得到綜合的多維貧困指數。MPI指數共包括兩部分,即多維貧困家庭人口發生率(H)和多維貧困人口的平均剝奪強度(A),MPI指數等于這兩部分的乘積,即MPI=H×A,其中H為總人口中多維貧困家庭人口的比重,A為多維貧困家庭人口的平均剝奪得分。

(二)數據說明

本文數據來自于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以下簡稱CFPS),該項目旨在通過跟蹤收集個體、家庭、社區三個層次的數據,采用追蹤調查方法,重點關注中國居民的經濟與非經濟福利,以及包括經濟活動、教育獲得、家庭關系與家庭動態、人口流動、身心健康等在內的諸多研究主題,力圖全面反映中國社會經濟變動、家庭生活變化及民眾個體發展狀況。CFPS自2010年在全國正式實施,調查對象包含樣本家戶中的全部家庭成員,樣本覆蓋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本文使用了2012年調查數據,并按照常住人口且無缺失值進行篩選后的樣本個體數為28643個,樣本家庭為8101戶。

三、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統計分析

(一)收入貧困測量

我國在2008年之前存在兩條貧困線標準,分別是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2008年國家將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并,并根據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將扶貧標準上調至1196元(簡稱“極端貧困標準”)。2011年中央再次上調扶貧標準,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簡稱“一般貧困標準”),這一標準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31%,有利于覆蓋更多扶貧對象。按照農村當年CPI進行調整,2011年極端貧困標準和一般貧困標準分別為農村人均純收入1311元和2433元。隨著扶貧標準的提高,農村收入貧困發生率、比例貧困距和平方貧困距均大幅提升(見表2),其中比例貧困距(貧困深度)和平方貧困距指數(貧困強度),分別代表國家扶貧工作的資金缺口和貧困人口內部收入不平等情況。因此,隨著貧困線水平提高,貧困人口規模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扶貧資金,同時更注重極端貧困人口是否能夠獲取相應的基本生活條件。

(二)多維貧困測量

1.單個指標的剝奪比例

表3列示了農村家庭在這10個指標的未刪減剝奪比例,表明農村家庭在各個指標遭受的剝奪情況是不均等的,其中清潔飲水、生活燃料和衛生設施指標的剝奪比例均超過50%,尤其是衛生設施指標的剝奪狀況最差。同時兒童死亡、兒童失學、家庭資產、家庭用電指標的剝奪比例較低,表明國家在農村的義務教育、醫療水平、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扶貧效果顯著;家庭資產指標較低的剝奪比例還有助于提高農村家庭抗風險能力。

2.農村多維貧困狀況

經計算,2012年我國農村地區多維貧困指數為0.0948(k=30%),其中多維貧困發生率為22.82%,多維貧困人口的平均剝奪強度為41.57%,表明樣本地區大約有近四分之一的家庭人口處于多維貧困狀態,與一般收入貧困線下的貧困發生率20.30%相比,多維貧困發生率高于收入貧困發生率,表明農村多維貧困狀況比收入貧困更嚴重。農村家庭在各指標刪減后的貧困發生率結果表明(見表3),相較于未刪減的指標剝奪比例,多維貧困各指標的貧困率顯著下降,但仍以衛生設施、生活燃料和清潔飲水的貧困發生率最高;受權重因素影響,營養狀況指標對MPI的貢獻最大。

(三)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關聯性分析

1.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相關系數比較

作為貧困測量的兩個不同代表方面,本文使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對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關聯性進行研究。通過對兩條收入貧困標準下貧困發生率與多維貧困各指標發生率的Spearman秩相關系數對比發現:(1)多維貧困10個指標之間相關系數差異較大,其中衛生指標與其余指標成對關聯性最高,例如衛生設施和生活燃料的相關系數達0.9195.衛生設施和清潔飲水的相關系數為0.8266,表明農村可以首先通過改善衛生設施來幫助多維貧困人口脫貧。(2)兩條收入貧困線下的收入貧困發生率與多維貧困各指標貧困發生率的相關系數普遍較低,例如極端收入貧困標準、一般收入貧困標準與多維貧困各指標發生率的相關系數最高分別為0.2350、0.2238。(3)不同收入貧困標準與多維貧困三個維度的關聯表現差異:教育維度兩個指標、生活條件維度中家庭用電、住房困難和家庭資產與極端收入貧困相關性較高(例如兒童失學與極端收入貧困、一般收入貧困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933、0.0753);健康維度兩個指標、生活條件維度中清潔飲水、生活燃料和衛生設施與一般收入貧困相關性較高(例如營養狀況與極端收入貧困、一般收入貧困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576、0.0780)。

2.收入貧困標準下三類人群的多維貧困各指標發生率比較

表4列示了兩條收入貧困標準劃分的三類人群,即非收入貧困人群(一般貧困線之上的人口)、一般收入貧困人群(介于極端貧困線和一般貧困線的貧困人口)和極端收入貧困人群(極端貧困線下的貧困人口),在多維貧困各指標的貧困發生率,可以看出:(1)極端收入貧困人群各指標的貧困狀況最嚴峻,非貧困人群的各指標貧困發生率相對最低,表明多維貧困狀況與收入具有一定的相關性;(2)三類人群中,貧困發生率高的指標均為衛生設施、生活燃料、清潔飲水,表明農村整體在多維貧困這三個指標存在不足;(3)非收入貧困人群在某些指標的貧困發生率也比較高,表明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識別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非收入貧困人群中存在一定數量的多維貧困人口。

3.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下的家庭識別

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的交叉列聯表分析中(見表5),以一般收入貧困標準為例,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聯合標準下同時識別為貧困家庭人口和非貧困家庭人口的比例分別為7.64%和64.53%,重合率為72.17%(極端收入貧困標準下的識別重合率為75.06%),表明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標準對家庭人口的識別并不具有一致性。另外,可將農村樣本家庭分為四類:非貧困家庭(既不是收入貧困家庭又不是多維貧困家庭)、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屬于收入貧困家庭但不是多維貧困家庭)、單一多維貧困家庭(屬于多維貧困家庭但不是收入貧困家庭)、雙貧困家庭(既是收入貧困家庭又是多維貧困家庭)。表5中,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單一多維貧困家庭分別代表誤差類型Ⅰ(包容型)和誤差類型Ⅱ(排除型),代表收入與多維貧困兩種識別標準的不匹配程度,可以解釋為:以收入作為貧困測量手段來瞄準多維貧困人口時,收入貧困家庭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非多維貧困家庭,而非收入貧困家庭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多維貧困家庭。

四、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

在上述分析框架下,本文著重分析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包容型誤差)和單一多維貧困家庭(排除型誤差)的致貧機理,并采用Logit模型來對比這兩類貧困家庭的影響因素,因變量分別為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單一多維貧困家庭的虛擬變量;自變量為影響農村家庭貧困狀況的特征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家庭人口特征、家庭生產經營特征、家庭資本特征、家庭社會關系特征和村莊環境特征等,各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6。

(二)農村家庭貧困類型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以一般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為研究標準,對比分析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單一多維貧困家庭的致貧機理。模型檢驗結果具有較高的擬合度和總體顯著性,解釋變量符號基本符合預期且具有穩健性(表7),由此可見:

第一,家庭人口特征對于兩類貧困家庭的影響具有明顯差異。多維貧困家庭主要受教育、健康和家庭生活環境影響,因此家庭人口特征對于擺脫多維貧困的作用并不顯著。勞動力人數和非農戶口對于收入貧困家庭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勞動力人數越多,家庭收入來源就越廣泛,越有利于農村家庭擺脫收入貧困。相較于農業戶口家庭,具有非農戶口的家庭往往具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較高的社會保障水平,能夠獲得較多的社會資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農村家庭收入貧困的改善。因此在扶貧開發過程中,應該注意新型城鎮化對農村家庭貧困狀況的影響,同時也應該逐步消除戶籍制度農村人口發展的限制。

第二,土地總面積對收入貧困家庭和多維貧困家庭具有相反的顯著影響。土地總面積的增加不利于多維貧困家庭狀況的改善,可能的原因在于土地面積增加使得農村人口從事農業勞作的時間延長,農業生產所需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投入增大、并易于遭受農業風險的影響,從而對農村人口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產生負向影響,不利于擺脫多維貧困。土地作為農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村土地流轉可以促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和土地使用效率,提高農村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農村家庭從事個體經營或私營有助于提高家庭自身的收入水平,還可能通過雇傭等方式來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而帶動農村整體的脫貧致富,是改善農村家庭收入貧困狀況的重要途徑。

第三,家庭擁有額外住房對農村收入貧困家庭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家庭住房作為農村家庭的固定資產,不僅具有保值增值功能,還有助于抵抗外來風險沖擊。農村家庭借款主要來源包括銀行/信用社、親戚/好友、民間借貸等,農村家庭借款對于貧困家庭的改善沒有起到顯著作用,可能的原因在于,從正規金融機構或民間金融獲得資金后,不論用于房屋、教育、疾病、耐用品等投資性支出,還是婚喪大事、日常花銷等消費性支出,一方面資金不會在短期發生效力,另一方面還可能由于借貸壓力而遏制當期消費。

第四,家庭社會關系特征對于農村收入貧困家庭和多維貧困家庭影響顯著。家庭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家庭在當地的影響力、人脈關系、社會網絡等因素,是家庭綜合實力的表現,有利于擺脫多維貧困。家庭組織成員主要包括干部、黨員、工會成員、團體協會成員等。相對于非組織成員,組織成員對于收入貧困家庭具有顯著負向影響,有利于收入貧困家庭擺脫貧困,一方面表明組織成員的工資性收入更高、福利待遇更好,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組織成員的隱性收入更可觀。家庭存在組織成員對于多維貧困家庭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不利于農村家庭擺脫多維貧困狀況,可能的原因在于組織成員為了維護制度的公平性、組織的自律性以及個人的良好形象,而主動放棄改善家庭貧困的機會。

第五,就村莊地理環境而言,醫療和教育條件、地區、地貌都對貧困家庭具有顯著影響。村莊最近醫療點的距離越遠,農村人口的健康狀況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擺脫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最近高中的距離越遠,家庭中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成本越高,孩子會選擇輟學或者外出打工,這樣的后果雖然短期內縮減了家庭教育支出,或提高了收入水平,但并不利于農村人口教育素質的提高。地區、地貌對多維貧困家庭的影響更為明顯,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生活環境具有巨大差異,會對家庭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家庭在經濟和能力方面的提高。

六、結論與啟示

新時期,國家扶貧開發的工作目標是實現2020年現有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最基礎的環節在于對貧困家庭致貧機理的研究,結合“兩不愁,三保障”總體扶貧目標和貧困退出機制要求,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作為貧困的兩個不同表現形式層面,既有差異性也有關聯性,二者的綜合研究不僅表明了國家扶貧開發理念的深刻內涵,還為未來國家扶貧工作提出了發展方向。

基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對比分析了收入貧困與多維貧困的區別和聯系,并在此基礎上對單一收入貧困家庭和單一多維貧困家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到的結論如下:(1)土地流轉對兩類家庭具有同樣顯著的負向影響,農村家庭土地參與流轉可以顯著擺脫收入貧困或多維貧困狀況。因此,在現階段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在堅持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積極做好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為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合理分置奠定基礎,可以有效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和土地使用效率,進而提高農村家庭的財產性收入。(2)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對于兩類家庭同樣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距離最近醫療點越遠,越不利于收入貧困家庭或多維貧困家庭擺脫貧困。因此,擴展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農村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大醫療精準扶貧力度,從而有效解決農村人口看病難、看病貴以及因病致貧等問題。(3)勞動力人數越多、非農戶口、土地總面積越大、從事家庭經營、擁有額外住房、是組織成員、距離當地高中越遠,對于收入貧困家庭具有顯著負向影響,有利于其擺脫貧困狀況;土地總面積越大、低社會地位、是組織成員、非東部地區、非平原地貌,對于多維貧困家庭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不利于其擺脫貧困。因此,應該針對不同貧困類型的家庭采取差異化的扶貧方式,進一步凸顯精準扶貧的目的。

總之,隨著貧困研究的不斷深入,貧困的內涵和類型不斷拓展,在當前精準扶貧背景下,通過收入貧困和多維貧困的綜合分析,有利于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并根據不同貧困類型致貧因素制定差異化的扶貧手段,進而實現減貧目標和增強扶貧對象的穩定脫貧能力,從而使得精準扶貧開發工作能夠有的放矢,提高扶貧開發效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猜你喜歡
精準扶貧
精確理解“精準扶貧”
民生周刊(2016年20期)2016-11-11 13:39:21
淺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精準扶貧問題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29:58
貴陽實施精準扶貧之農村電商研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22:47
芻議智慧金融下的精準扶貧
普惠金融視角下大學生返鄉創業與精準扶貧現狀分析
論高校“智庫”扶貧工程的實施及推廣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15:11
精準扶貧背景下山區貧困縣脫貧路徑選擇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2:30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3: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丝袜精品|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青青青国产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69视频国产|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天堂网2014|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 久久激情影院| 3344在线观看无码|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91精品网站|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亚洲激情区|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嫩草在线视频|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91伊人国产| 99re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国语视频| 亚洲一区网站| 91视频青青草|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