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
研學旅行是什么?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研學旅行從活動走向課程,需要設計者和實施者多一份對未來人才培養的理性思考,同時要讓其帶有中國獨特的文化元素與印記。
變革學習方式,讓游與學深度融合。在研學旅行中,若過度地強調學,那么學生便會背著包袱去旅行;如果只強調游樂,便會失去課程的本質。游與學如何深度融合呢?
從學校層面看,一是認真修訂學校研學旅行課程的整體規劃,并讓全校教師都能理解研學旅行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與價值;二是要明確研學旅行課程是一門校本必修課,且課程的設計者和實踐者就是學校里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同時還可以吸納一部分有能力的家長參與研學旅行課程的開發,讓課程擁有更廣闊的實施空間。
從教師層面看,需要逐步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以典型引路、團隊協作的方式來推進這項工作。例如,讓每個年級組研制、共享研學旅行手冊,每使用一次,就修訂一次。一次一次的經驗累積會不斷提高教師們的課程開發能力。
給予時間空間,安全與自由并重。研學旅行的特點就是讓學生享受自由自在的學、多姿多彩的游。因此,教師要多放手,創設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去想象、去創造。教師的責任是制定規則、提出要求、保障安全;如何分組、如何游戲、如何觀察、如何體驗、如何合作、如何探究等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進行。
研學旅行前,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安排一定的課時,組織學生落實活動的每一個細節,要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去設計研學環節。教師既要保證課程實施具備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樣態,又要善于識別學生的特點,合理分組,對每個小組的研學方案嚴格把關,在研學時按照小組方案開展學習活動。此外,學生活潑好動,安全是研學的前提,學校一定要精心組織,確保每個環節的萬無一失。
有機統整課程,基礎與拓展相得益彰。研學旅行課程是體現地方與校本特色的拓展課程,應有機整合到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去;它又是一門“復合型、多功能”課程,既具有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樣態,也包含德育課程的各個元素,因此,其基本課時可以從這兩個課程中進行統整。
在充分認識游學課程本體價值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附屬價值。如在落實各學科單元主題課程開發時,教師可以利用研學中產生的教學資源,讓課本知識“活”起來。同時,研學旅行課程自主學、自主游和自由體驗的三結合,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立精神。教師也可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去審視和關照研學旅行課程,并進一步豐富研學課程資源。
編輯 _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