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超
【摘要】小學語文中小說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所以語文課堂應該合理設計小說教學策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抓住文章重點并深入理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理解賞析小說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小說教學的相關原則思路,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為背景,探討語文小說融入情境設計的教學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說教學;情境設計;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說體裁對小學語文及小學生來說都較為新鮮,它為學生創造了在自身語文學習過程中首次接觸系統文體的機會,因為這里不但擁有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也有極具生活性與教育意義的小說主題,這對教育培養小學生價值觀、自主學習理解欣賞小說的語文能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小說教學與情境教學是存在相容性的,二者結合起來教學能夠起到一定的特殊效果,促進學生對語文小說體裁及主題內容的深入理解,同時由它所衍生的教學方案也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以下四環節來設置情境,結合小說教學內容展開教學,下文主要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配合多篇小說作品來解析整個教學流程。
一、了解故事情節
首先,教師應該將小說文體意識教授給學生,讓他們具備這方面的意識覺悟,能夠懂得小說中所存在的敘事結構,并能初步了解小說中有關人物形象塑造的相關理論。懂得小說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文學作品,了解小說中環境、情節與人物是其主要的三大要素,然后引導學生關注和了解小說故事情節。
在帶領學生閱讀小說課文內容過程中,應該合理利用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來吸引他們的目光與注意力,即利用故事情節引導來讓學生把握小說內容。舉例來說:在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愛之鏈》中,教師就可以在初讀小說、開始上課前讓學生自行思考找出文中的三個主人公,用問答形式或游戲互動形式來讓學生搶答,讓學生在課前快速進入狀態,融入到小說學習過程當中,答對的學生會得到來自教師的相應獎勵。然后,教師輔助學生來理清小說中每個人物角色之間的關系和所發生的故事。比如說喬伊幫助老婦人修車、女店主安慰失業的喬伊等情節,然后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拼圖、板書等課件讓學生將故事情節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這也是為了在情境教學中鍛煉學生對小說故事的總結歸納能力。
二、關注烘托環境
小說環境描述最為關鍵,它也是小說的三大核心之一,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渲染小說氛圍,烘托人物角色作用,引導學生關注環境描寫,并讓他們領會其所存在的特殊表達效果。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所接觸的首篇小說是《三顧茅廬》,其中有一段描述隆中美景,這就是小說中典型的環境描寫部分。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提問:“諸葛亮作為一代曠世奇才生活在隆中,作者羅貫中是怎樣描述他所居住的周圍環境的?”然后教師可以基于關鍵詞為學生設置情境問答環境,用多媒體視頻輔助學生展示隆中景色,為小說教學增加互動性與美感。然后追問:“隆中與諸葛亮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表達了幾個層面的內涵?”“小說中對竹林、溪流的描寫有何其他用意?”這一系列的問題可以使用多媒體情境體驗、分組討論等諸多教學模式,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隆中優美的環境所巧妙襯托和體現的諸葛亮這一人物的品行高潔與胸懷大志,是借烘托環境氣氛來體現人物角色性格特點的典型范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說中的關鍵,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小說教學的重點任務。在人物形象感受與分析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感受不同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征。例如《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教師先導入洪教頭的具體形象,“歪戴頭巾、舉火燒天、去上首座”等,通過語言或多媒體圖片來對洪教頭進行動作情態描述,體現他那種傲慢無禮、自滿粗俗的不羈形象。而對林沖的描寫則為“躬身施禮、起身讓座”或者“拔草尋蛇”。通過文字對比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感受二人在形象舉動方面的不同,然后為學生設置連線題,讓學生動手上臺連線,將性格與人物正確聯系起來,考察他們吸收知識與聽課專注度。同時展開課堂游戲,做知識拓展,讓學生說出他們所知道的和兩位人物角色性格舉動相近的人物,為學生創造自由表達的機會,提高他們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投入度。
四、設置故事懸念
教師進行語文小說教學時應向學生解讀小說所特有的懸念,設置思維。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半截蠟燭》一課中,整個小說故事情節設置就跌宕起伏、懸念重重。教師可以在課上解讀有關《半截蠟燭》中的各種懸念伏筆。“杰克無法端走蠟燭為何還要搬回木柴生火”,等等,利用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圍繞懸念展開討論,培養他們以疑促思的能力,同時教師也會為人物設計“內心獨白”,引領學生走進人物角色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感受懸念之于小說的表達效果及真正內涵,讓學生懂得懸念的實際意義。在課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思考寫出帶有懸念的小品,然后在下一節課組織學生表演,觀察他們對于懸念的理解與設置,聯系生活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及創造力,考察他們對于小說中懸念設置的理解力與總結歸納能力。
五、總結
小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擁有它的獨特性和獨立性,就文本教學而言,它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他們的價值觀。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好這一語文教學內容,基于小說作品的內部環節設計來結合諸如情境教學這樣強調互動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高學習體驗、深層次理解小說作品故事內容做好鋪墊,培養和鍛煉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兆芬.聚焦共性發掘個性——例談蘇教版小學語文小說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6(5).
[2]辛緯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