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武
[摘 要]自1912年起 ,葉圣陶先生就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也提出了很多巨大意義的價值觀。葉圣陶的教育觀,尤其是寫作價值觀對我國的寫作教學發揮著巨大的啟示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還閃耀著理性的光輝,他的教學理念對當前的寫作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葉圣陶;教育觀;寫作教學
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教育上進行了組織推動和理論指導,對我國的語文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在寫作教學上的建樹頗為不朽。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具體論述。
一、注重積累,源于“生活”
葉圣陶先生強調寫作時要養成寫作的好習慣,“習慣”一詞,在他的語文教育論著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僅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葉圣陶語文教育》兩書中,提及“習慣”一詞的就多達百余處。葉圣陶認為,國文科寫作教學的目的,在養成學生的兩種習慣:其一就是要有所積蓄,須盡量用文字發表;其二是每逢用文字發表,須盡力在技術上用工夫??稍谄綍r作日記,作讀書筆記,作記敘生活經驗的文章,作發抒內心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寫作的機會,決不放過。這是種很好的積累方式。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拿起筆頭做些積累的事仍值得當下的學者學習借鑒。
葉圣陶曾提到: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所以說,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梢婐B成閱讀的習慣也極為重要。因此,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培養閱讀興趣,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強化指導,“授人以漁”,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中得以充分發展。
當然,作文教學也需要鼓勵和引導學生不斷向著求生活充實的路走去,從生活中獲取原料,養成從生活中找到亮點,從生活中訓練陶冶思想,從生活中培養萌發感情。實踐出真知,在葉圣陶看來,讀一本書,經歷一件事情,與朋友談話,參加一個集會,參觀一處地方,有所感,有所悟,這些時候,都是寫作的極好機會。同時,他希望語文老師能“經常練筆,深知作文之甘苦……除課本以外,經常認真看書讀報,熟悉閱讀之道,惟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導引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比~圣陶的這些真知灼見實在是抓到了作文教學的根本。
二、真情實感,學會表達
所謂表達就是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把看到、聽到或經歷的事情表現出來。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學會表達是關鍵。葉圣陶說道:“這種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倒不出來的人已經不能滿足二十一世紀的需要了,只有能言善辯,既能辦好事又善于表達的人才方能適應新世紀的需要。” 如果平時只讓學生讀、欣賞,而不教會他們去表達,那么他們只會停留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會有大的提高。理解只是前提,運用才是最終目的,理解了并不一定會運用,從理解到運用是一個質的飛躍,要想從理解上升到運用,還需要加強訓練。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條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為本,抓住每篇課文表達的特點,加強仿寫訓練。這不是教學生寫八股文,是讓學生去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學習人家的寫法。作為未來的教師,我們也應在平時的見習中好好落實這些做法。例如教孩子們寫作時,根據文章的特點有選擇地讓學生仿寫,通過各種仿寫的訓練,達到會寫的目的,慢慢地,學生把學到的表現形式、手法不自覺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眾所皆知,真情實感地作文尤為重要,即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人們說話、作文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很多作文輔導都是由教師先輔導寫法,直到學生的感受和認識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才算合格,結果學生只能用教師的語言寫教師的思想,埋沒了自身真實的想法,背離語文作文教學目的?!拔馁F于真”,作文也就應該是真實情感的體現。作文是最富創造性的學習,是素質教育的最有利陣地。
三、學有所為 勇于創新
我們常常碰到學生厭惡寫作文,寫作文,教師怕教作文,癥結究竟在哪兒? 在《和教師談寫作》一文中,葉圣陶指出:“寫東西,全都有所為,如果無所為,就不會有寫東西這回事。咱們作文是有所為的,都有一定的對象和一定的用意。對象和用意是作文的,認定了,鮮明了,要寫什么,不要寫什么,該這樣寫,不該那樣寫,才有依據?!?葉圣陶強調的“有所為”,意在告訴我們,作文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的目的以及知道是給誰看,為什么寫,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寫作的意識。
此外,學生掌握寫作新思維是寫好作文的重點,學生怕寫作文就是因為思路打不開。葉圣陶“關于寫東西全都有所為”的論述即談到了如何創新寫作文而不拘泥簡單平敘。那么,如何讓學生有所創新呢?
首先,要明確有所為而作的內涵是一層深于一層的。要結合學生不同年段的要求進行所見 、所聞、所感、所思的表達訓練。其次,必須從內容人手,指導學生作文不僅是個教學方法問題,而且是教學思想問題 ,包括要使學生有內容可寫、要讓學生寫自己想要寫的內容、指導學生根據所要表達的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葉圣陶指出,老師積極改革一件事只有一個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輔導作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創造性地進行寫作。通過這種多思維、多角度的寫作可以使學生突破應試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維模式,寫出靈活多樣、內容豐富、新穎、見解獨到的好文章來。
母語,是我們精神的家園。從葉圣陶的作文教學思想中,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母語的魅力之處。寫作文,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樂于實踐,要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要學會創新與突破,這正是寫作的真諦。語言文字是具有生命靈性的。這言說的背后正是人的心靈世界。若能將他們自己的直覺抒寫出來,一定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通過對葉圣陶先生作文教學思想的重讀,相信我們對語言的敏感與駕馭會有一種清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葉圣陶.怎么寫作[M].北京:中華書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