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
摘 要:在小學學習中,最讓學生感到為難的就是數學的學習,有很多學生在各個學科上都很優秀,唯獨在數學的學習上,有的甚至提到數學就感到恐懼,很多教師和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都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學生,讓學生喜愛上數學,對數學學習有正確的態度,面對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大部分教師和家長都習慣從學生身上找原因,其實認真想想,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和數學教師的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有的學生可能并不是反感數學本身,而是討厭數學教師和他的教學方式,導致他們對數學也產生了不好的看法,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太低,教師要找到原因對癥下藥。主要講述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缺失的原因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無效;有效;原因;對策
小學生對于某件事物的看法來源于很多因素,對于數學的反感自然也不例外,有的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不夠好,讓學生畏懼教師,這樣學生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不好的看法,有的教師則是由于教學方式錯誤讓學生產生了數學學不會的困擾,所以對數學并不熱愛。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對,不管多努力學生也不會有所改變,那么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缺失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是由于教師沒有正確認識自己和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認為學生對數學的這種態度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其次,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學生對數學教師不夠了解,對他們就會有所防備,不敢提出疑問,這樣學習就不會進步,最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干預過多,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所以在做題時容易亂了陣腳,這三方面的原因無一不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一、教師對自己準確認識
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反思自己,自己在教學中是否已經做得夠好,并且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如果沒有,是自己哪方面有問題,是自己對學生過于苛刻,或者是自己的教學方式確實存在問題讓學生不喜歡這樣的講課,據調查,有部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經常由于不會做題而遭到教師的懲罰,這樣學生對數學就會有一種畏懼心理,而且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問題導致學生沒有理解知識點,所以不會做題,如果教師確實有這種行為,那么就要改變自己,一個好的教師對于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態度和低效率的學習不是一味責怪學生,而是能夠從自己身上發現問題,學生不喜歡數學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沒有辦法吸引他們,沒有讓他們聽講的興趣,自己要想改變學生,就要首先改變自己。教師對自己是否有準確的認知決定著教學效率的高低,如果教師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小學數學就會從無效到有效。
二、多與學生溝通
溝通是人和人之間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流手段,現在的小學生對于數學教師一直存在著一種忌憚的心理,不敢和教師進行過多的交流,這種每天朝夕相處但是卻沒有溝通的生活會讓學生對數學教師的意見越來越大,教師要邁出這一步,多和學生溝通,讓學生慢慢了解自己,改變學生之前對自己不正確的看法,這樣教師在教學時和學生的距離就會慢慢拉近,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也能夠保證他們用正確的心態去學習,這有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學生即使不是整天抱著一本教材看也能夠學好數學,解決現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多和學生溝通也能讓學生對自己少幾分忌憚,自己有問題也敢提出來讓教師解決,這樣學習起來就更加簡單。多和學生溝通是教師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很好的一個方法,這種做法也能夠讓教師改變自己。
三、減少對學生學習的干預
我們都會發現小學生這樣一種通病,那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都明白了,讓他們做題他們也能夠答對,但是一讓他們考試他們的成績就不太理想,教師往往認為這是學生沒有鞏固的原因,其實不是,學生在學習和做題時教師都習慣掌握學生的做題節奏,學生沒有思路或者思路錯誤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會下意識地糾正,告訴他們正確的思路,這樣學生就相當于踩著教師的腳印前進,他們這樣的學習永遠不會進步,所以教師在學習時還是要盡量減少對學生的干預,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讓他們自己發現自己糾正,這樣他們就能養成獨立的好習慣。減少對學生的干預能夠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效率,對他們的數學學習很有好處。
本篇文章提到的一些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教師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管教師是否有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不足,以上的三種方法做到了,那么小學數學教學從無效到有效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紀紅艷.從無效到有效的飛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2-113.
[2]田恒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構建:從“低效”教學到“有效”教學的轉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