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特特
摘 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東西,鄧小平在幾十年前就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可見他當時已經意識到計算機的出現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計算機的人。因此,各個學校都加強了對計算機的教育,但是相比手機、電腦、平板來說,學生所學習的信息技術就比較枯燥了,即使學校和教師都非常重視信息技術的普及,但是學生不以為然,不認為學習這些枯燥的理論對自己有什么幫助,學習時沒有興趣。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重新審視信息技術的作用,為了讓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變得高效,就要想辦法做到這一點,那就是通過問題引導他們的學習。主要講述教“問”與學“問”,即信息技術課堂中讓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引導;優點;方法
讓問題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就是在學習時學生的頭腦中有迫切地希望想要知道這個操作的原因,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狀態。要讓學生頭腦中有問題意識,教師就要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來達到目的,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有新的看法,也要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有緊迫感,在學習時不會拖拖拉拉。通過這兩點,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更加主動,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學生讓問題引領自己的學習時,就會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不管哪個年級的學生,這種方法都適用。現在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問題無法引領他們學習就是由于現在的教學方式不當,學生的觀念不正確,只要能改變這兩個不足,學生就能學好信息技術。
一、教師改變教學方法
現在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方法都千篇一律,照著課本給學生念一些公式和定義,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每節課的進度都不確定,教師也沒法肯定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自己所講的內容。信息技術課本中大都是一些符號,學生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教師講的這些理論不但無法幫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還會讓他們因此厭煩,上機操作時也不會有很大的興趣。要想讓問題引領學生的學習,教師就必須改變自己的這種教學方式,通過電腦的操作讓學生看到自己操作的步驟,這樣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希望能和教師一樣輕松操作電腦,之后再和學生互動,問學生自己進行什么操作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教“問”。一時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些困難,教師要從自己做起,讓自己提問學生,給出學生問題讓他們自己探索解決,或者是和同學討論,或者是通過書籍找到答案,不管哪種方法,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時更加主動,不會像以前一樣沒有任何欲望。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和學生多些互動的時間,學生能夠在學習時有目的地找出問題的答案,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這樣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二、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前文中提到的讓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是教“問”,即在學生沒興趣學習時教師拋出問題,激勵他們學習,這樣在課堂中的學習就讓問題引領了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做到學“問”,即學生腦海中有問題的意識,這就需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有足夠的興趣,否則他們是萬萬不會有這種想法的。既然教師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法,但是學生依然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缺乏興趣,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為學生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幫助他們了解這一問題,給他們講我們的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沒有哪一種是電腦盲,給他們講一些電腦方面有出色天賦的人的成功案例,讓他們看到信息技術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得越早越有利,如果自己在課堂中沒有學會,以后步入社會也免不了要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所了解。這種方法的引導下,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時刻充滿問題,對于學習信息技術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這樣在課堂上伴隨著教“問”和學“問”,學生的學習就會節節高升,課堂的進行永遠是問題在引領。
總之,信息技術的學習確實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的時代在變,任何東西在明天都有被淘汰的可能,但唯獨信息技術不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淹沒,而且會對我們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所以學生學好信息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湯富強,榮為軍.教“問”與學“問”:淺談信息技術課堂中讓“問題”引領學生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
[2]王政,方美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淺談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4).
[3]趙升華.讓其他科目走進信息技術課教堂:淺談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學習知識[J].新課程學習,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