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缺乏語境的情況下學習外語,學生學習的依賴性較強,厭學情緒嚴重,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事倍功半。讓學生接觸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設置合理的情景,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內驅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有所得,必須善于學習和運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努力激發興趣,讓學生產生真正學習英語的內驅力,是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激發
興趣和愛好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這說明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興趣是指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究真理而力求認知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心理傾向。它既是過去學習的產物,又是促進以后學習的動力。中學生在學習中很多時候都依賴對活動的興趣,并由此產生積極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就能使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減少疲勞和分心,提高學習效率。
一、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
長期以來,英語的課堂教學都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樣的“填鴨式”教學,不但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更為嚴重的是縮小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難以適應新世紀發展的要求。現今的中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困難,這些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甚至已產生抵觸心理和對抗情緒,使教育教學工作處于極為被動的狀態。通過細心觀察和分析,不難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由于缺乏興趣,他們上課“心猿意馬”、精神恍惚,回家后單詞、詞組不背,課文不讀;作業全部抄襲,對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不聞不問,成績一塌糊涂,慘不忍睹。有研究表明: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從而獲得優秀的學業成績。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克服學生學習的情感障礙,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由于興趣來自教學內容、方法、形式、途徑等各個環節,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力求以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巧妙引入,精心組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中學生課堂英語學習動力的激發策略
1.適當穿插課堂游戲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知識的獲得都是從無意注意開始的。無意注意是事先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許多情況下,人們無目的地被事物吸引住了,心理活動不知不覺地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同時撇開其他的事物。這種無意注意有利于人們正確地認識事物,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中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中學生,他們注意的穩定性較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游戲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起刻板地講解、呆板地識記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形式靈活,滲透知識,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游戲中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學習新知識的愉快,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2.多唱英文歌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另一有效途徑
著名英語教材《基礎英語》的作者C.E埃克利斯說過:凡是能夠使學生喜歡學習的方法都是教英語的最好方法。(李春霞,2007)中學生特別喜歡唱歌,因為歌曲的輕松的節拍和他們天真活潑的性格是非常適應的。新課標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也要求學生能體會英語學習中的樂趣,樂于接觸英文歌曲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英文歌曲的學習,新穎有趣,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結合教學內容學唱英文歌曲,這樣,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如在BIN GO這首歌曲中,學生學到There be 句型;在Are you sleeping歌曲中,學生很快就能掌握現在進行時的用法;Two little birds這首歌讓學生很快掌握了one ...the other的用法。(2)配合思想教育唱英文歌曲。(3)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唱英文歌曲。利用課余時間,挑一些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歌曲來教唱,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更好地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
動性。
中學生普遍都認為學唱英文歌曲是時尚的標志。因此,利用英文歌曲進行教學,既迎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使他們輕松習得語言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3.利用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教學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直觀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的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從而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所學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利用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把抽象的英語知識活靈活現地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覺得英語確實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周圍,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同時利用,把英語單詞的拼讀與實物或圖片的形象相連并印記到腦海中,從而輕而易舉地掌握了大量的詞匯,避免了記單詞易忘記的煩惱,為學習英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利用直觀教具,可以避免教師單一、枯燥地用語言進行教學,能使原來抽象、難理解的問題簡單化,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環境,增強語言交際的真實感,迅速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
4.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景,創設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素養的培養,應在體驗、實踐、合作的交流基礎上進行。情景教學法的直觀性、形象性,與生活緊密聯系。通過各種情景,為學生創設學習英語的環境,能夠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地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語言合作的基礎上,自由地交流,自由地創造,以體現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在多種方法中,角色扮演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有效途徑。在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定量的對話材料,在這些材料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生日常行為息息相關的內容。在處理一些生動的對話課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在簡單的對話中獲得成功的生活體驗,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語言創境的方法,對單詞的奇特聯想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識記單詞或有些較難掌握、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
學習英語最主要的一項功能就是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體驗教學,創設真實、自然而富有趣味的語言環境,是優化語言教學的重要手段。情景教學法,能深深地吸引學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內在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輕松活躍的氛圍里愉快地接受新知識。但是,在這種方法中,要注意區分學生,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的表達水平,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提供一個寬松的語言環境,從而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景當中體驗學習,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
體驗。
5.借助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營造貼近實際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影視、課件等英語教學資源在網上日益豐富,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集中其注意力,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還可以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歡樂中求學、求知,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進教學效果,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新的英語課程改革的目標也要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生活、貼近時代的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合理利用音像、電視網絡信息等教學資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普及,不僅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資源,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拓寬了教學的空間,還能全方位地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化上,體現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英語課堂教學上激發學生的原動力,除以上所敘述的幾點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如引導學生訂閱課外的雜志與報刊;或者提醒學生留意生活當中的英語,包括商場、地鐵、路標等的指示語言,廣告、影視作品以及產品的說明等,都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欲望與興趣。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善教體現在學生的樂學上。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應做到精心設計每一節課,通過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求知識,使之成為“樂之者”,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湛蓊才.課堂教學藝術[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陳福安.中學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楊小薇.現代教育學論[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何安平.新課程理念[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胡淑珍.教學技能[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李振華(1979—),男,廣州人,漢族,職稱: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學歷:本科。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