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梓良
摘 要:就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出了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對于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提出了相應的辦法。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一直都是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和解決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學生的數學技能和數學素養,也決定了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的延伸發展和成長速度。所以教師必須注重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打算。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學習能力
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忽略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數學問題本身是有非常廣泛的意義的,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問題,就比較簡單,指學生要學習的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題目,這些問題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數學知識的根本,也是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更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的最佳途徑,教師如果不重視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阻礙。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問題一般包含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題設,第二個是求解。對于學生來說,重要的環節是求解,對于教師來說,重要的環節就是題設。好的數學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將前后所學的數學知識貫通起來,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數學問題就是一切發展的根源。
一、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作用
1.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數學知識素養
小學階段的數學問題包含的內容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點:首先是與題設相關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技能以及數學知識利用技巧;其次,數學題型解題思路在實際運算中的思考;再次,數學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最后,學生對問題的認知態度和理解能力,滿足這些條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數學問題的價值,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打好基礎。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也需要在上面四點中逐一前進,一步一步地挖掘數學問題的價值,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出新的問題,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尋找解決辦法,是學生在長遠的數學學習中必備的基本數學思維。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培養出來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程度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很多能力的掌握都是潛移默化形成的,很多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刻意去培養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數學的認可程度,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努力,是否付出辛苦等。而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就直觀地體現了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認知程度。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對數學有更加認可的態度,就必須要加強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有效培養,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奧妙,學會學習,熱愛學習。
二、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方式
1.嚴格執行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自主研究數學問題,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探索,以小組形式主持課堂活動,不斷增強課堂互動性,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配合與競爭來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地促進自己的發展。
2.加強基礎知識教學
學生要想在日常的數學問題解答過程中更加有效率,就必須提升自己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因為解決問題的數學知識也離不開基礎內容,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這一點,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順序和發展,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建設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提高自己對數學技能的運用能力。
3.重視培養目標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就必須從教師的教學目標出發進行有效的針對性改革,讓教師首先認識到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對學生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向才能有效避免發展過程中的不必要麻煩,讓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從而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發展。
4.精心設計數學問題
教師在有了正確的發展目標后,就要針對學生的數學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多元化設計,讓學生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技巧可以利用,在不斷實踐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提升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我國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找問題,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開辟新的發展道路,讓小學數學教學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和知識,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艷園.“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對學生數學化能力的培養[J].宜春學院學報,2013(12).
[2]孫以澤.數學能力的成分及其結構[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