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富裕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109—01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提高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很關鍵。中小學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最現實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新課程改革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學生無論知識儲備還是個人能力都較以前有了較大的進步,自主意識更為強烈,教師角色也從傳授者向引導者轉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變得更為微妙。因此,互相理解與尊重是實施課堂教學的前提。語言親切、面帶微笑的教師更加受學生的歡迎,學生接受教師,師生關系自然和諧了,教師的要求學生執行起來就更到位了,課堂效率自然就高了。師生關系和諧更容易營造一個既寬松又嚴謹、既舒適又緊張的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的思維才容易被打開,思維活躍了,教學效率自然提高了。
二、轉變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要放下傳統的教學模式,走出“一講到底、滿堂灌輸”的教學模式,要敢于創新,結合新課標提倡的教學理念,放眼全局,緊盯教學大綱,制訂長期、有效、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目標。在整個目標的制訂以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而且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例如,教學 “一次函數的概念”時,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容易進入狀態,筆者先在黑板上出了兩道和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應用題,讓學生將式子列出來。然后,再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式子,仔細比較它們之間的區別,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次函數的定義。這樣先提出問題,后導入新知識,讓學生經歷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學習過程,促使學生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數的概念。
三、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初一學生剛接觸“正負數的概念”時,筆者先向學生提供一些相反意義的例題(如,“氣溫的零上、零下”,“倉庫的進出”,“存款、貸款”,“向東、向西”等。),然后再抓住這些實例的特征將正負數的概念自然地引出來。這樣讓學生從認識自然到認識數學,再到把數學與自然與生活相聯系,增加理性認識,既容易讓學生接受新知識,又容易使學生對新知識加深理解。
四、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實施有效提問
教師所提的問題,既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又要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而且,教師提問時要心中有數,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提出的問題無論是預設的還是即興生成的,都要有針對性、聯系性和層次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
如,求直線y=3x+4與兩條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問學生:“一條直線與兩條坐標軸圍城的圖形是什么?”學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再問:“若要求其面積,應該先求什么?”這樣學生就容易得出結論:通過點的坐標來得到直角邊的長度。
五、利用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很強,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這一特點,來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
例如,在驗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時,筆者引導學生用游戲接龍的方式進行。讓一個學生先開始,針對方程2X+Y=40,任意給X(或Y)一個值,然后再讓另外一名學生說出相應的Y(或X)的值,再由這位學生給出新的X(或Y)的值等等。教師督促學生,看誰在這個過程中算得又快又準。這樣的游戲式競爭學習活動,不但活躍了學習氛圍,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理論知識、教學水平,在教學中還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并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特殊性,根據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從實際出發,使數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