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芹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學分制改革全面實施。學校各界對專業技能的培養也愈加看重,文化課程面臨改革的尷尬,體育課程也是這樣。各個學校雖然對課外體育參賽活動越來越重視,但是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卻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得不到及時更新,體育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愈加困難,這就使得學生不能夠從正確的角度認識體育課程。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充分利用。
關鍵詞: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資源利用
中職教育在我國職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擔的任務也是十分重大的。所培養的各級各類的人才也都屬于應用型的。體育課程在中職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們國家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主要部分。我們國家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十分大,存在著輕視體育的現象,進入中職院校以后,學生們開始接受職業類型的教育。學校對體育課程的投入少,面對這個問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充分利用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現狀
(一)中職院校教師資源現狀分析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任何教學都必須由教師進行主導,教師是體育課程資源改革的最主要因素,對整體課改起著十分深遠的作用。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中,男女老師的比例不均衡,這種現象對學校展開女生的體育活動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1]。比如:幼兒教師的形體。除此以外,其他科目教師兼任體育教師的比較多,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就表明了體育教師缺乏的情況。根據整體的年齡結構進行分析,大部分都是青年教師,教師隊伍越來越年輕。體育教師的職稱大部分處于低級職稱的水平,這就體現出了體育教師學歷結構有著十分大弊端,整體的素質還需要提升。這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差很多,這些因素使得新課改的進程大大降低。
(二)中職院校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現狀分析
我國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的形式單調是制約體育課程發展最重要的問題,教學內容單一是未實行新課改前最主要的病癥。
從表2可以看出,新興的一些體育項目在學校并不常見,比如:體育舞蹈、武術等等。街舞、攀巖等項目在中職院校中更是幾乎沒有開設[2]。將當地特色的、具有傳承價值的體育引入校本課程的更是少之又少。通過我們的了解,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學校的體育項目太單一,對學校安排的體育項目沒有興趣。
二、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
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提高上去,使得學生基本素質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體育課程資源最大的特點就是形式多樣,也不是所有的資源都可以被利用。各個院校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基本的原則進行合理的開發[3],這樣才能夠成為適合自己院校的課程資源。
(一)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學生的身體健康是進行教育的根本,也是各級各類學校課程資源改革的出發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師應該將發展學生身體素質作為根本,根據課程標準制定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程內容,力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維,這是體育課程改革最根本的價值。如若不然,就失去了課改的價值。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為體育課程資源改革貢獻一份力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每一個學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4]。
(二)提高學生的興趣
中職院校體育課程從基本的動作技能的學習到場地的配備,都是根據一定的框架制定的,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真正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內容的選擇上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老舊現象,內容單一。合理的開發體育課程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在運動中體會到快樂,增強了學習體育的興趣就在根本上提高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也就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體育課程的基本模式是專家設計課程、教師教授課程、學生學習課程的基本模式為主,這種教育模式束縛了教師的教學,使得體育課程資源不能夠充分的利用,白白浪費了教師的經驗[5]。體育課程資源的改革就是要充分的開發體育課程的內在課程,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將體育教師的能量能夠充分的顯示出來,能夠有效的促進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促進體育課程改革進行的實施。
(四)促進學校體育文化建設
開發體育課程資源能夠豐富院校體育文化的基本內容,資源的開發對體育文化的傳遞與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學生起著主體作用,教師適當給學生滲透體育方面的知識,從淺入深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不斷的引導學生追求健康的理念[6]。讓學生從各個層面對體育進行充分認識,加深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觀念與正確的體育意識,只有學生建立起了正確的體育觀念與體育意識,才能夠建立起學校的校園體育文化。文化關系著你我他,也是你我他共同進行創建的,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是中職院校每一個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曲菲.淺談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模式[J].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0(1):10-18.
[2]吳剛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1(08)21-23.
[3]李春曉.體育課程資源研究現狀與展望[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1)12-13.
[4]張惠紅.體育課程資源系統理論及其在高校體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9)66-67.
[5]劉旻航.我國現代體育課程改革的文化審視[D].南京師范大學,2013(02)88-89.
[6]田菁.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8(09)11-12.
(作者單位:蘇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