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昌孫漢菊(梁鄒小學山東鄒平256200)
分層次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王允昌孫漢菊(梁鄒小學山東鄒平256200)
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教學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對分層次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運用效果進行了實證研究。分層次教學模式下的羽毛球教學是教師按照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不同來進行分層,并采用不同方法的教學,充分發揮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在學習中盡最大可能的去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還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身體素質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分層次教學羽毛球課實驗研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適應的條件,尊重學生身心發展和特點的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得到發展。”全體學生是我們主要面對的對象,同時也要為學生創造全面發展的條件,因此就必須去探索學生的個性差異,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施行分層次教育便是面對全體學生,認同每一個學生的個別差距,又能顯示出因材施教的原則,讓學生的個體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在教育進程之中不僅掌握了學生的整體性特質,還能顧及到學生的個體性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都是不同的,如何針對不同底子的學生,來選擇切實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也正是當今國內外教育界廣泛關注的題目之一。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實驗對象為我校羽毛球課學生,兩個班級隨機選取一個班級為實驗組另一班級為對照組(每個班級35人)。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和中國知網等網絡數據庫對中學生羽毛球教學和分層次教學法進行檢索和分析,閱讀并記錄相關文獻30余篇。在我校預覽室查閱相關體育教學改革和羽毛球教學書籍,全面掌握本研究的意義和目的,對與本研究相關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確定研究內容和角度,為研究順利提供全面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為了了解學生羽毛球教學情況、學生鍛煉興趣以及學習動機等情況,特設計了三種調查問卷,在經過問卷的信效度檢驗后對學生進行發放和回收,問卷的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97.1%,可以進行統計和分析。
(3)教學實驗法。
實驗組采用分層次教學法和對照足才用傳統教學法,教學實驗前對全體學生進行實驗前測,測試內容包括身體素質、羽毛球技術和學習興趣、動機。測試人員有本校三名教師擔任,兩組學生的上課對點、教師和教學進度都保持一致。
2.1、分層次教學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分析
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體育教學重要任務之一,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主人,青少年身體素質是主要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物質生活的提高促使每個家長對孩子物質要求給予充分的滿足,很多孩子身體肥胖但體育鍛煉卻越來越少。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在不斷增加,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文件來促進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現如今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為每個學校必須進行的內容。
通過實驗后對全體實驗學生進行體質測試發現,實驗組學生立定跳遠和50米成績與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后成績變化不顯著(P>0.05),說明分層次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兩項成績提高效果不明顯。實驗組學生肺活量和坐位體前屈與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后成績變化顯著(P<0.05),說明分層次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兩項成績提高效果明顯。(見表1)

表1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對比表
分層次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水平學生因材施教,在學期初根據實驗前測掌握學生各方面的基本能力,在教學中進行分組教學,將水平相當的學生分成一組,每組學生教學內容略有區別,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身體素質練習比較枯燥,分層次教學法能夠促使學生在小組練習中相互鼓勵和幫助,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肺功能和身體柔韌性提高較快,所以肺活量和作為體前屈成績提高效果明顯。
2.2、分層次教學法對學生羽毛球技術的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民健身的廣泛普及和國家羽毛球隊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我國民間羽毛球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學校體育教育的先天優勢和學生的運動需求,學校羽毛球運動非常受學生的歡迎。通過實驗后對全體實驗學生進行羽毛球技術測試發現,實驗組學生正手發球、高遠球和殺球與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后成績變化顯著(P<0.05),說明分層次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羽毛球三項技術成績提高效果明顯。(見表2)

表2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技術成績對比表
分層次教學法對實驗組學生羽毛球技術提高的效果非常明顯,羽毛球運動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體育項目,很多學生希望通過羽毛球技術學習來提高比賽能力,但是羽毛球項目對學生體能的要求較高,學生需要有靈活的腳下移動和細膩的手感,需要長時間進行專項的步法和技術練習。很多學生平時都有過羽毛球練習,在羽毛球課堂上發現學生的羽毛球水平參差不齊,傳統教學法中羽毛球教學采用統一的標準導致有些學生覺得效果不明顯而有些學生覺得練習困難。分層次教學法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實驗組學生根據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教學,水平較好的組學生技術練習的難度較大,而水平較差的組技術練習較為簡單。每個小組中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而且在教學中某個組學生羽毛球技術提高速度較快會被調入高一水平的小組進行學習,保證每個學生羽毛球技術都能在不斷地進步。
2.3、分層次教學法對學生羽毛球興趣的分析
體育興趣是學生愿意進行體育鍛煉的先決條件,學生首先對體育項目感興趣才能堅持進行體育鍛煉。而體育教學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促使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持續得到增強。通過實驗前后對全體實驗學生羽毛球興趣調查量表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學生前測與后測分的差別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羽毛球興趣變得較低,前后測試分變化不顯著(P>0.05),說明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羽毛球興趣提高效果不明顯。實驗組學生前測與后測分的差別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羽毛球興趣在不斷增強,前后測試分變化顯著(P<0.05),說明分層次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羽毛球興趣提高效果明顯。(見表3)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羽毛球課喜歡程度差異比較
分層次教學法對學生羽毛球學習興趣提高非常明顯,學生在羽毛球課堂上能夠感受到每次課的進步和老師的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提高,學生在練習羽毛球技術過程中與水平相同的學生進行練習熱情較高,并且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練習目標,除了提高羽毛球技術在比賽中應用贏得比賽外,很對學生希望努力練習能夠晉升到更高一級水平的小組,在羽毛球學習中證明自己的能力。傳統羽毛球教學中很多學生開始對羽毛球運動很感興趣,但在長時間學習后發現自己沒有水平的提高或有些學生感覺到自己不適合羽毛球運動而漸漸降低學習興趣。
2.4、分層次教學法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分析
學習動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源動力,學習動機的培養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個比較特殊的教學過程,學生是通過體育教師的動作示范進行模仿學生,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做保證,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意志品質,很多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逐漸掉隊而放棄。通過實驗前后對全體實驗學生羽毛球學習動機調查量表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學生前測與后測分的差別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羽毛球學習動機變得較低,前后測試分變化不顯著(P>0.05),說明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羽毛球學習動機提高效果不明顯。實驗組學生前測與后測分的差別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羽毛球學習動機在不斷增強,前后測試分變化顯著(P<0.05),說明分層次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對學生羽毛球學習動機提高效果明顯。(見表4)

表4 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羽毛球課喜歡程度差異比較
分層次教學法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和練習,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學生從內心深處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并能夠積極進行羽毛球練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價值得到體現,為了提高水平不斷地跟隨教師和小組的學習進度進行練習,學習羽毛球動機不斷得到促動和增強,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1]繆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培養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34)
[2]徐依凡.“分層次”教學模式在羽毛球技術課中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
[3]董明輝.提高中職學校羽毛球教學實效性的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1)
[4]曾進輝.分層次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4,(03)
[5]李鑫星.分層次合作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6]胡學軍.對初中學生羽毛球步法教學與訓練方法的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4,(01)
[7]徐義娟.初中生體育課能量消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8]趙歡.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G847
:A
:1006-8902-(2017)-06-ZQ
王允昌(1974-),男,漢族,山東省鄒平縣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孫漢菊(1976-),女,漢族,山東省鄒平縣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