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雲霖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摘 要】在我國傳統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權利和利益沖突,這種沖突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整體發展。作為沖突的主要來源,個體和集體的理性關系需要在發展中得到優化和改良,這樣,有利于避免行政管理中方案執行出現偏差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到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本文對行政管理過程中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沖突的影響進行總結,論述了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避免理性沖突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行政管理;個體理性;集體理性;沖突
前言:
在我國行政管理研究過程中,很少能提到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的沖突問題。但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如何對個體和集體之間的利益進行權衡,是避免行政管理沖突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國相關部門要對行政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正視個體與集體關系,從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沖突對行政管理工作的影響
對于行政管理來說,具體作用就是對各個管理主體進行各方面協調。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致使行政管理主體中個體利益的追求被放大,同時各個部門也在想法設法增加利益。在校行政管理中,如果能保證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實現平衡發展,就能夠確保行政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一)理性沖突影響影響行政管理問題的識別
在行政管理工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問題的提出,通過提出管理問題,管理主體會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識別,還會針對問題的大小和性質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在上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利益問題,因此,容易導致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出現沖突,對于這種沖突的形成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管理主體在發展過程中不愿意引發社會問題,否則會對管理主體造成嚴重影響,如果問題一旦出現,那么管理主體必定會優先處理對自己有利的問題,從而出現了部分問題被擱置的現象。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階段,社會經濟矛盾不可避免,這也對行政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第二,由于社會問題的長期積壓,會增加問題處理的成本和投入,這就更難讓管理處理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說公共教育、公共衛生等問題,這已經充分暴露出個性和集體的理性沖突。
(二)理性沖突影響行政管理方案的制定
在行政管理方案制定過程中,一般都誰涉及到方案選擇以及目標確定等方面,通過這些因素的制定,讓行政管理行為帶動集體利益做大化發展。但是,在方案制定過程中,有很多個體參與其中,這些個體由于偏好不一致,過度追求個人利益,從而讓集體利益、遭到嚴重忽視。通過這種個體理性的影響,讓行政管理方案在公平和公正上受到了嚴重影響,從而引發沖突的產生。另外,個體理性行為對方案科學性的影響也十分嚴重,甚至還會讓集體產生理性行為,讓宏觀經濟和社會資源配置出現不利局面[1]。
(三)理性沖突影響行政管理方案的執行
對于行政管理方案執行來說,理性沖突會為其帶來嚴重影響。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方案執行是最重要的環節,決定了行政管理工作是否能起到最佳效果。在行政管理方案執行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優化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理性關系,保證二者在發展過程中的協調發展。另外,個體和集體的理性沖突,也影響到了行政管理方案的實施效果,這對于行政管理發展來說極為不利。
二、避免行政管理體制中理性沖突的具體措施
(一)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關系進行理順
在傳統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發展中,將二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合理理順是沖突解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為了確保國家經濟平穩發展,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利益共容顯得格外重要,同時也能促進個人和集體理性沖突問題的解決。所謂共容利益,指的就是在一定范圍之內,在個人和集體的矛盾中間增加一定的緩和空間,這樣,不至于讓沖突過于惡化。這種共榮利益的出現,是集體和個人利益共同提升的前提,也是避免矛盾、增加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過去經濟發展過程中,個體利益主要服從于集體利益,但這種發展格局存在很多缺點和弊端,個體利益在長時間的生產活動中的不到利益提升,讓這種矛盾日益嚴重,因此,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關系理順過程中,應該將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在集體利益發展中不斷對個人利益進行提高,從而讓二者實現公平、公正的發展。
(二)將正式制度逐步完善
正式制度的完善,是避免行政管理中個人和集體理性沖突的重要實施路徑。從之前我國發展過程來看,行政管理體制存在單一性劣勢。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增加行政管理體制中的管理主體多元化發展,并在此過程中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約束管理主體對利益的過度追求。只有這樣,才會保證個體在有競爭、有管理的環境中實現發展,并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便利,并大大降低了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出現沖突的可能性。另外,在管理主體多元化發展過程中,能夠促進我國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發展,這對于個體利益來說,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在管理主體創新發展過程中,還會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加強對管理主體的監督力度,這樣,可以突顯出我國國家機關在管理中的職能,讓公共政策執行人員的權利得到提升,在工作中可以對違規現象進行責任追究,確保集體和個體在發展過程中,不會過分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引發沖突[2]。
(三)逐步強化非正式制度
在非正式制度強化過程中,也是避免行政管理中理性沖突的重要實施路徑之一。但是,在非正式制度強化中,主要是對管理主體的意識和形態進行強化激勵,讓個體發展中的理性弊端得到有效抑制,并實現個體利益發展向集體利益方向靠攏,實現個體和集體的相互統一。通過非正式制度的強化,可以讓之前不被看好的團體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而然,在此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形成良好的意識形態推理意識,通過文化教育、思想改善等方式,讓團體中的個人為了集體發展,而放棄一部分個人利益,利用個體非理性方式,最終實現集體理性發展。對于這種非正式制度確定來說,對解決個體和集體理性沖突來說具有明顯作用,有效突出了集體利益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公共管理文化環境的優化,對我國發展能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另外,通過集體利益價值觀的培養,能讓個體心理產生巨大改變。與此同時,通過非正式制度的強化,使管理主體的信仰和觀念的轉變上產生了積極影響,為行政管理工作中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之間的沖突緩解打下堅實基礎。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行政管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存在嚴重的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沖突,導致行政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沒有體現出明顯的管理效果,因此,人們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正視個體和集體利益之間存在的關系,尊重個體利益,維護集體利益強化正視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實現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唐任伍,劉立瀟. 行政管理過程中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沖突研究[J]. 中國行政管理,2013,06:83-86.
[2]王玉玲,程瑜. 個體理性與集體非理性:邊界、均衡及規制[J]. 財貿研究,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