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蓓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信息與計算機學院數理系,湖北 武漢 430345)
【摘 要】為了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大學人才,在這類大學的理工科學生中進行分層次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物理教學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對教學主體和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外,還應該對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進行優化。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教學手段;教學評價
應用型大學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與地區經濟發展相結合,在近十余年中得到迅速發展。在這類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代表的高等教育中,大學物理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大學物理作為專業基礎課,要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培養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運用數學工具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能力。而大學物理的教學就涉及以上所有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所以,為了提高大學物理教學的效果,眾多應用型大學紛紛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對大學物理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變化的要求和變化的學生,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經過這些年來在一線教學中的探索和總結,分層次教學還可以更進一步優化,使之更適合應用型大學的學生。
一、應用型大學大學物理教學現狀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應用型大學把培養重點都放在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上,因此重實踐輕理論,重專業輕基礎。為此,應用型大學都大力壓縮基礎課課時,大學物理作為專業基礎課,理所當然屬于被壓縮課程。另一方面,應用型大學錄取的學生分數低,錄取學生分數的離散度大,這些客觀因素都造成了我們的學生基礎差,能力低,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不夠重視。但同時,大學物理課程具有系統性與完整性,這特點決定了其內容環環相扣,而且,大學物理課程在對學生科學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上,還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即使對一類本科高校的學生來說,完全掌握大學物理就已經很困難了,而對于我們這些入學基礎就差很多的應用型大學的學生來說,到達基本掌握都不容易。
種種原因,使得我們在應用型大學的大學物理教學中,如果還和其他理工科院校一樣,面面俱到,強調應用,加強練習,我們的學生很可能連大學物理基礎理論的框架也沒建立,而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與能力無從談起。因此,眾多應用型大學紛紛積極探索新思維、新方法,在眾多理論中,分層次教學被認為是符合應用型大學學生實際情況的大學物理教學理論。
二、應用型大學大學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具體實施
目前,在應用型大學中,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外,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還必須運用多種手段,全方面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優化以本校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一)專業分層
專業不同,意味著培養目標不同,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按專業分層,在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的設置上很容易達到統一;此外,按專業分層,同一班級中學生學習生活大部分時間都高度一致,也非常便于學生課后探討和知識交流;最后,曾有人總結過分層次教學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教務管理,但如果我們采用按學生專業背景分層,由于同一班級學生的專業相似,對于教務排課和學生管理來說,影響微乎其微。
(二)內容分層
通常,大學物理課程分成力學、熱學、電磁學、振動波動與光學、近代物理共五大部分。根據專業分層后,各專業后續課程對這五大部分知識的不同要求,結合各專業的學時要求,對每部分的深度和廣度作相應的調整。分為A、B、C三類。A類表示較高要求,表明該部分內容與專業和后續課程息息相關,B類表示普通要求,C類表示簡單介紹或采用專題介紹的形式淡化的內容[5]。比如,電磁學部分,電子、信息類專業選擇A類,而機制、土木等專業選擇B類;力學部分,特別是剛體轉動部分,機制、土木專業選擇A類,電子、信息等專業選擇B類;而對于近代物理部分的相對論和量子物理,機制、土木專業選擇B類,電子、信息、醫學等專業選擇C類。
此外,針對不同專業的不同層次要求,我們選擇不同的教材與之相匹配,并編寫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大學物理輔助教材。
(三)教學手段優化
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的大學物理教學進入到了現代化教學階段,直接運用PPT進行教學。PPT教學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的教學手段。但同時,我們也不應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手段,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手段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有先天的優勢。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積極思考,將兩者有機結合,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大量信息的同時,還能兼顧基礎知識的扎實。
(四)教學評價優化
最后,我們還要改革評價方式。傳統的大學物理考核,通過卷面考試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在分層次教學下,我們應該把考核重點放在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上,小論文撰寫就可達到次目的。小論文的撰寫可以圍繞某些物理理論的實際應用或者設計一些小發明等,考察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寫小論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從而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拓寬知識面、提高科學素養等。如此以來,便可降低卷面成績的比重,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又能學以致用,大大提高學生對大學物理的學習興趣。
三、小結
幾年來的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實踐表明:全面立體的分層次教學更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譚敏,王棟.獨立學院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1,(4)
[2]陳波.獨立學院大學物理分層次模塊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12,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