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改善初中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提升其水平,建設高效數學課堂已成大勢所趨,也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但因受傳統模式影響而困難重重,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只有不斷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學習前人教學經驗和教訓,才能夠創建出高效課堂,實現學生成績的提高,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創建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208-01
因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當前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教學活動,已然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和時代發展需要,不僅能影響學生身心健康,還阻礙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故創建高效課堂是一項緊急任務,在課改的春風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實現高效課堂,不斷提高學生成績,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當務之急。
一、傳統模式的弊端
1.無先進教學思想和理念,不能創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建高效數學課堂的思想基礎和理念源自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它們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因此必須一改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不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以掌握教材基本知識為主要目的,不以應試教育為指導方向。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啟發作用。
2.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模式陳舊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在高效課堂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問題之一。教師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是填鴨式和灌輸式,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鮮有靈活的訓練和講解,課堂氛圍死板枯燥。學生成績多靠題海戰術,教師講課以單純的知識點為主,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低和主動性差。
3.培養學生能力弱,教學效果不理想
初中數學課堂不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更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其他方面知識的增加和各方能力的提升。但傳統模式下,教師多進行知識點的羅列,未能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未能實現邏輯思維的鍛煉和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更削弱其參與課題的積極性。
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策略
1.改善教學理念,學生課題占主體地位
創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教師必須改善其教學理念,轉變其教學思想。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支撐,全方面培養其各項能力和綜合素質。一改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明確其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明確其教學方向,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在實施課堂教學前,詳細了解并掌握學生現有的數學基礎和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訓練其數學基本技能,鍛煉其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考慮方式,最終創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2.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
新課改之下的教學,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對新課改的標準要鉆研透徹,明確教學目標;二是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和溝通,尤其是遇到疑難問題時更要向資深的老教師或權威教授學者進行咨詢;三是在教研活動中,認真對待教研,真正進行調研活動,而不是為應付而走過場和走形式,實現調研的真正作用的充分發揮。做到群力群策,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難點重點,大家共同獻計獻策去協商解決問題,使集體備課的作用落在實處。四是持辯證的態度看待傳統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中的優良傳統得以繼承,如將講授法、講練結合法穿插教學過程之中。
3.深挖教學策略,實現高效數學課堂
創建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是關鍵。對中學數學教師教學策略的鍛煉,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日常培訓、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進而深入研究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與此同時,密切關注生活中能夠聯系到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相關元素,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另一方面,消除學生對于數學的距離感以及學習新知識時的陌生感。從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根據生活創設教學情境,建立起科學合理、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從而創建高效數學課堂。這種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只滿足于傳授課本知識,學生不再滿足課內教學獲得的知識,將更多的生活元素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進數學課堂,實現對數學課堂的拓展和延伸。使數學課堂內容豐富充實,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更高效地吸收數學知識,將掌握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
4.培養思維能力,提升綜合能力
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是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主要目的之一。它能夠促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增長,也能夠通過課堂中融合其他知識,提升學生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如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在高效特堂中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將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教學目標的首要位置,能夠不斷訓練和創新其思考問題的思維,使學生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各方面能力,培養出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淦.數學高效課堂之我思我行[J].吉林教育,2015(8).
[2]朱夏.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