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守杰 范曾麗 黎云祥
【摘要】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運用直觀演示教學法,將復雜的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現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本文以“免疫的應用”為例說明在一堂生物課中如何運用直觀演示法。
【關鍵詞】直觀演示教學法 生物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57-02
1.前言
直觀演示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它是直觀原則和演示方法的統一[1]。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他們比較深刻地理解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2]。演示法是教師展示實物、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3]。直觀演示法的重要性早為人們所認識。在中國,自古就有“圖文并茂”的要求。在西方,盧梭、夸美紐斯的思想均為直觀演示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現代教學論認為:運用演示法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有助于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培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1]。現代教學也大量地運用并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直觀演示法,但是對其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實踐研究較少,本文以“免疫的應用”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直觀演示法。
2.設計理念
基本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本設計以宮頸癌疫苗為例講解免疫的應用,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動手實踐。按照新授課的一般流程,進行了教學設計。設計中注重將復雜的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且加深記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設計
3.1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節《免疫調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這為學習疫苗的作用奠定了基礎。在人體預防疾病方面,免疫學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學生能夠將免疫學的知識與預防疾病聯系起來,使學生領悟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3.2 學情分析
高中二年級的學生知道疫苗能夠預防疾病,但不清楚疫苗的作用機制。并且疫苗作用過程頗為抽象較難理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并加深記憶,完成學習目標。
3.3 教學目標
3.3.1 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說出疫苗的化學本質,能夠解釋疫苗作用的原理。
3.3.2 能力目標 學生增強主動思考和動手構建模型的能力。
3.3.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次學習,學生能夠認同注射疫苗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進而感悟到生物學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3.4 教學重難點
3.4.1 教學重點:疫苗作用機制的具體過程。
3.4.2 教學難點:疫苗引起機體產生的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中的作用。
3.5 教學方法分析
3.5.1 教法:直觀演示教學法。
3.5.2 學法:自主學習法。
3.6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具模型。
3.7 教學過程
導入:闡述近年來各地女性紛紛赴港接種宮頸癌疫苗這一熱點新聞。
教學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關注宮頸癌的病因及預防,并以宮頸癌疫苗為例結合直觀演示教學法講解新課—免疫的應用。
3.7.1 環節1
【教具展示】用教具展示HPV病毒的結構(圖二),即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DNA,并講解它們分別具有抗原性和致病性。
【教學意圖】講解HPV病毒,為后文揭示HPV疫苗的化學本質做鋪墊。
3.7.2 環節2
【教具演示】展示HPV疫苗的結構(圖三),即HPV病毒去除DNA后的蛋白質外殼。
【提問】HPV疫苗的結構與HPV病毒的結構有什么區別?HPV病毒有什么性質?
【總結】HPV疫苗是HPV病毒去除了DNA的蛋白質外殼,是喪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滅活病毒。
【教學意圖】通過直觀演示,讓同學們直觀的看到HPV疫苗的本質即HPV病毒去除DNA后的結構。根據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引導學生得出疫苗的特性是喪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滅活病毒,為探究疫苗作用原理奠定基礎。
3.7.3 環節3
【學生活動】給出教具,讓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病毒進入機體的免疫反應過程(圖四),利用教具構建出HPV疫苗進入機體后引發的的免疫反應(圖五)。
【預期效果】情況①:學生構建出HPV疫苗進入機體后的反應過程模型,發現該過程與病毒進入機體產生的免疫反應是一摸一樣的;
情況②:學生沒有構建出此免疫過程或者出錯。
【教師活動】方案①:拋出問題:注射了疫苗產生的反應過程與不注射疫苗的過程是一樣的,注射疫苗又有何意義呢?
方案②:提示學生,HPV疫苗是HPV病毒去除了DNA的蛋白質外殼,是喪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滅活病毒,所以,注射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與病毒引發的免疫反應應該是一樣的,再拋出上述問題。
【教學意圖】學生動手構建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將抽象知識通過形象的教具演示,幫助學生建立疫苗作用機制的過程模型。并引導學生思考HPV疫苗起到預防疾病作用的實質是二次免疫,繼續講解本節教學難點,疫苗引起機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及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中的作用。
3.7.4 環節4
【教具演示】教師利用教具在黑板上演示機體注射HPV疫苗后,HPV病毒進入機體產生的免疫過程(圖六),著重講解二次免疫的概念及更快更強的特點。
【教學意圖】直觀演示注射疫苗后機體侵入病毒的免疫過程,將抽象知識形象化。
結課:
【新課結束】總結注射疫苗的作用實質。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鞏固新知。
【課后延伸】引導學生思維遷移,統計分析麻疹、水痘,乙肝等疫苗的化學本質和作用原理。同時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同時在情感上認同生物學知識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4.教學效果及反思
實踐證明,在本節以“宮頸癌疫苗”為例講解《免疫的應用》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活躍,教師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直觀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并且教師利用教具模型前后的變化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大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生能闡述疫苗的免疫過程及預防疾病的作用原理,達到預期學習目標。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存在極少數的同學無法自主完成疫苗進入機體后機體產生的免疫過程的模型構建,思考后得出,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直觀演示法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2)在演示過程中,要適時進行講解,讓演示的內容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3)在實施直觀演示法的同時,也要緊密結合講授法等教學方法,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永清. 直觀演示法在哲學教學中的應用[J]. 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1,02:87-89.
[2]張英彥.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直觀性教學原則[J]. 教育探索,2005,02:21-22.
[3]吳素芳. 演示法——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 科技資訊,2009,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