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學校來說,核心素養不是一個“拿來就用”的概念,需要立足校情作出校本表達。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一個宣示理念、達成共識、實踐建構的過程。通過“適切性的解釋”,將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對接;通過“認同性的達成”,為本校兒童發展素養“畫像”;通過“整體性的設計”,對指向核心素養的實踐范式做出整體建構。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主人素養;校本表達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2-0019-03
【作者簡介】馮毅,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南京,210024)副校長,高級教師。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中國教育正式步入“素養時代”。筆者認為,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理念向實踐轉化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思考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有3個問題需要學校來回答:第一,“核心素養”如何與學校的理念相契合?第二,“核心素養”怎樣讓學校里的人——學生、教師、家長所認同?第三,如何設計指向“核心素養”的可供辦學的觀念、實踐框架和創意做法?
一、適切性的解釋: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的對接
自20世紀80年代始,南京市瑯琊路小學(以下簡稱“瑯小”)原創性地提出“三個小主人”的培養目標——集體的、學習的和生活的小主人,開展一體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迄今已經30余年。小主人素養可以從3個維度來把握:主人意識、自主能力和快樂體驗。
主人意識,是指兒童個人對自己、對自己所經歷的生活本身的意義的覺察,包括個人的身份、角色、特點、權利、義務,等等。在此基礎上決定自己言行舉止,選擇朝什么方向發展和怎樣發展。自主能力,是指兒童能勝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能在家庭及社會生活中積極參與、自主自決、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既能主導自身發展,又能服務和促進他人及群體的能力。快樂體驗是指作為主體的兒童能夠體會做主人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是在一系列的體驗活動中獲得的。快樂體驗可以從兩個層面上解讀。一是“快樂的體驗”,是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強調的是親身經歷。二是“快樂地體驗”,強調體驗時的狀態,從精神到身體都處于一種愉悅的狀態。
在這3個維度上,瑯小提出了3大點、24個字的小主人素養,這就是“主人意識”上的“主動熱情”“自律自主”;“自主能力”維度上的“善學善思”“合群合作”;“快樂體驗”維度上的“自信擔當”“樂學樂創”。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涉及“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和“十八個基本要點”。將其與小主人素養進行比對,筆者發現瑯小所主張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核心素養的表達中也非常重視。于是,核心素養與瑯小校本教育理念有了“對接點”。
首先,核心素養作為一個總體框架,還要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小主人素養可以視為是對小學階段學生具體表現要求的一種個性解讀。其次,小主人素養凸顯了兒童在做“小主人”這一方面的意識、能力和體驗,但并沒有忽略兒童其他方面素養的發展,他與核心素養的核心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指向人的全面發展。最后,作為一個小主人,他應該對自身素養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主人意識、自主能力和快樂體驗。從這點上說,小主人素養是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的切入點,可以撬動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認同性的達成:對本校兒童發展素養的“畫像”
崔允漷教授認為:核心素養是對學生畢業形象的系統描述。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視角,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本校的學生進行一個形象的描畫,我們將這一工作稱作對快樂小主人的“畫像”。這個“形象”絕不僅僅指我們目之所及的部分,還是“快樂做主人”的內在達成與外在彰顯的統一體。從教育的角度說,小主人的“形象”是對小主人培養目標的形象化表達,也是對評價標準的形象化表征。他最大的優勢,在于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我們認為,對本校兒童發展素養進行“畫像”是一個認同性不斷達成的過程。“畫像”的主體不能只是校長,應該有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正是因為經歷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小主人素養已經不再停留在紙面上的理性思考,而是每個人口中的個性表達。主動熱情、自律自主、善學善思、合群合作、自信擔當、樂學樂創——真正成為一種小主人形象,刻畫在每個人的心中。
有了小主人的“畫像”,我們需要進一步考察小主人學習的特點。小主人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成長起來的。那么,作為小主人的小學生,其學習有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呢?這可以從兩個視角來把握,一是理想中的小主人,也就是從小主人素養來看;二是現實中的小主人,也就是從優秀學生的“小主人表現”上看。
從小主人素養上看,如果一個學生是小主人,首先,他(她)對學習有積極的意識——想學習,對學習表現出一定的主動性,而不是無意識的、被動式的逆來順受;其次,他(她)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會動腦筋,善于交流,積極反思;最后,也正因為有一定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他們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發展的快樂。
從小主人表現上看,作為小主人的學生能有意識地、主動地把各種境脈中的學習當作一個整體,在橫向上將各個學科、領域的學習關聯起來,在縱向上將“認知”“行動”和“關切”貫通起來,對學習早知道、會安排、能落實、有反思,從而對知識做一體化地煉制、儲存和運用。
三、整體性的設計:指向核心素養的校本實踐范式的建構
學校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可以通過實踐來表達核心素養。整體性的設計表現為實踐范式的建構。實踐范式是在一個共同體內的所有人在理念上達成共識、行動上保持一致、保障上確保一體的整體性的行動框架。
瑯小對實踐范式的建構沿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條線是從核心素養出發,以小主人“畫像”為參照,研究小主人學習與發展的內在規律;另一條線則是研究小主人學習與發展的支持系統,二者相輔相成。
我們將“支持系統”這一條線的研究稱為一體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就是說,圍繞促進小主人的學習與發展這一核心目標,課程與教學改革要一體設計、一體實施,共同創造“快樂做主人”的機會,并努力落實這種機會,促進小主人的學習真實發生。
針對小主人學習的特點,瑯小將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劃分為三個模塊。第一個層次是小主人“基礎性學習”,譬如各門學科課程的學習,側重點在于“認知”,為小主人積累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第二個層次是小主人“專門性學習”,譬如小主人課程的學習,側重點在于“行動”,學習調動各種知識與技能,聚焦于發展小主人核心素養。第三個層次是小主人“獨特性學習”,譬如“小主人講壇”“小主人社團”等,側重點在于“關切”,體現個人興趣與意愿,鼓勵學生涉足更廣、更深的學習領域。每個層次的學習均預留了很多選擇的機會,有助于學生自主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
那么,學習表現為怎樣的樣態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些簡要描述。
1.基礎性學習。
毋庸置疑,國家課程是每個學校必須完成的任務。瑯小的思路是,不改變國家課程的設計,但是在實施上做新定位,改變課堂教學理念,推動“活力課堂”的研究,通過在課堂中注入“活力因子”,來體現國家課程學習在培養小主人上的“增值”效應。
在課堂教學改革上,瑯小提出“活力課堂”的三大理念:第一,活力課堂是第一人稱視角的課堂,一方面從作為學習者的“我”的立場追問,我是不是在學習?我在學什么?我怎么學習的?我學會了沒有?另一方面要從作為教師的“我”的立場深入思考,我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做些什么?第二,活力課堂是快樂的課堂,要將學習本身的快樂激發出來,讓師生擁有更多的快樂體驗,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種快樂來自學習,從而使課堂成為一處快樂的棲息地。第三,活力課堂是促進第41分鐘學習的課堂,學習絕不僅局限在40分鐘之內,學習應該向著更廣闊的生命時空伸展,在這里,豐富的聯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從第41分鐘開始,新的學習已在規劃之中。
2.專門性學習。
專門性學習模塊以小主人課程為主干。小主人課程被設計為三門“小”的課程。分別是“小主人工程院”的STEM課程、“小主人夢劇場”的教育戲劇課程、“小主人生活館”的生活課程。這三門課程的設置,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主人工程院的學習,滿足了學生愛動手、動腦的興趣;生活館的課程從生活邏輯出發,幫助學生練就很多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領;夢劇場的課程則契合學生愛表演的天性,給了學生廣闊的“舞臺”。三門課程均給學生創造了快樂做主人的機會,深受學生喜愛。
小主人課程強調多個學科領域的相互滲透和聯系整合,在每一個學習主題上,都盡可能多地去調動學生在各個學科、各項活動中的學業獲得,運用這些學業獲得來進行新的綜合性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魅力,在不同學科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能夠用來解決問題,產生新的創意表現,就會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主人式的學習體驗。
3.獨特性學習。
小主人獨特性學習領域的課程與非課程形態的各種活動,如學生課程(小主人講壇等)、教師課程、家長課程以及各種小主人社團等,富有開放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小主人個性化發展。
瑯小非常鼓勵學生基于個人關切開展個性化的學習。譬如“小主人講壇”,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個性化學習的平臺。他類似“百家講壇”,讓學生自由選題,登臺宣講。學生的選題可謂五花八門:“梓軒說隋唐”“趣說《山海經》”“玥融說國畫”“博物館的前世今生”“雷電的奧秘”“熱是怎樣傳遞的”“時間與空間”“快樂追‘球——橄欖球”“相聲傳說”……這些選題中,有的本身就是學生的“獨門絕技”,分享起來可謂信手拈來。有的則是學生的興趣愛好,研究多時,講解起來旁征博引、妙趣橫生。學生們登上講壇“講”的那一刻固然精彩,但是更加精彩的,應該是“講”背后所經歷的“研”“練”“思”等學習的收獲。
“小主人講壇”的組織讓我們看到,兒童也有自己的關切,關切不同于興趣,興趣有可能是一時的,而關切則是在學習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產生的,他更有力量,將學生們的學習意愿從小小的自身引出,伸向更加豐富的社會領域和更加深邃的認知時空,對學生們來說這既是機會,又是挑戰;會有成功,但是要付出。然而這才有意思,這才是小主人的學習。
如今,在瑯小的課程里,在瑯小的課堂上,在瑯小的學生們那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小主人式的表現和進步。這里有更多看得見的“主動”,主動參與、選擇、規劃、思考、評價等;有更多看得見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分享的快樂、充實的快樂等;有更多看得見的“聯系”,如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與活動課程之間的聯系、與生活間的聯系等。小主人的學習正在發生,一個個小主人正在成長,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美妙圖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