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克誠
[摘 要] 近年來國家支持國防科技工業的投入力量逐漸加大,軍工電子行業迎來良好發展勢頭,科研項目數量增大。由于科研項目逐步呈現大型化、復雜化的趨勢,導致生產計劃管理科學性和有效性方面有待于加強。因此,在加強軍工電子企業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工作時應重點針對強化責任體系,突出計劃主線,加強技術保障、齊套保障,做好項目管理、調度管理、外協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的要點進行分析歸納,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意義。
[關鍵詞] 軍工電子;科研項目;生產計劃;計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隨著國家對國防科技工業投入的逐年加大,軍工電子行業進入發展的良好時期,科研項目大幅增加。由于科研項目存在技術狀態不穩定,周期緊張等特點,并逐步呈現大型化、復雜化的趨勢,導致生產過程中問題增多,生產計劃管理更加復雜。傳統的生產計劃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要求,生產不連續、生產效率低等問題逐步凸顯。如何做好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工作,更好的支撐業務發展,是必須深入探索的問題。通過近年來的針對性研究和深入實踐,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實現科研項目生產計劃良好管理的要點。
二、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要點
(一)強化一個核心
強化責任體系建設,是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的核心。一個完善的責任體系,首先對職責的界定要清晰,要全面覆蓋;其次執行要嚴格落地,客觀公正。在體系制度建設方面,要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全崗位的職責界定,重點是界定清晰并具備良好的執行性。在制度執行方面,要真正落地,不應只在問題發生后,采取補救或懲戒措施,而應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對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持續、全面檢查,基于客觀事實進行問題責任判定,使責任體系真正融入到日常生產運轉中。此外,在追責的同時,對于嚴格遵守制度,工作成效突出的團隊或個人,應給予相應獎勵,做到獎懲并重。
(二)突出一條主線
生產計劃管理,重點就是突出計劃這條主線,突出計劃的剛性,強調節點的嚴肅性。以計劃為主線的管理,基礎是要有一個完整、合理、客觀的計劃,覆蓋生產整個過程,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間、完成形式等內容[1]。雖然初始階段的計劃準確性較低,但必須認真制定,并隨著項目的推進不斷完善、細化。其次,要堅定的圍繞計劃實施日常管理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召開計劃進度檢查會,檢查任務是否按節點完成,以此實現計劃進度的良好管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分級、分層、分階段調整檢查會的頻次。同時,要積極改變相關人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意識,形成人人圍繞計劃開展工作的氛圍。
(三)加強兩個保障
1.加強技術保障。首先,要在項目研制的前期,進行充分的論證和驗證,做好技術摸底、技術問題閉環工作。作為科研項目,前期出現問題是正?,F象,重點是出現問題后,要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確保問題徹底解決,避免后期出現更嚴重的損失。其次,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處理,應建立責任人制度,明確問題處理周期,責任人要在規定期限內提出解決辦法,對于不需立即解決的問題,經過現場判定并簽署相關處理單據后,可及時恢復生產。
2.加強齊套保障。大型軍工電子項目,結構復雜,物料種類多且數量大,做好齊套保障是生產計劃管理的重要方面。齊套保障的重點是需求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定制外購物料的齊套管理。需求的完整性,重點要考慮生產過程中各類情況可能產生的損耗,匯總形成完整的采購、生產需求。需求的準確性,就是根據產品結構和生產節拍,明確物料的需求節點,并隨著項目的推進,及時進行需求的調整,做到與生產實際匹配。同時,科研項目往往需要定制外購物料,由于定制外購物料涉及到技術狀態確定、采購商務、過程監制與交付驗收等方面,過程時間跨度長,且受制因素多,容易存在問題,因此應將定制外購物料的齊套作為重點進行管理,在項目設計階段便要提前介入以促進定制外購物料的技術狀態盡快確定,后續嚴格執行技術狀態變更流程,并對供應商的生產質量和進度實施全面管控與重點管控。
(四)做好四個管理
1.做好項目管理。項目經理以及項目組的作用發揮對項目的最終成敗尤為重要。生產雖然只是項目整體實現過程中的一部分,卻與其他環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充分發揮項目組的管理協調作用,依托項目組實現生產業務管理的前伸后延,通過強化項目管理,將參與項目的人員以及相關業務環節進行有機結合,促使整個項目團隊以及其他相關環節密切配合生產。
2.做好調度管理。以“抓系統,系統抓;抓重點,重點抓”的理念管理各生產業務單元,統籌資源調度。面對多項目混合生產,加強統籌調度的指揮力度,系統分析任務需求與生產能力的匹配情況,對任務進行合理分層分級分流,促使生產均衡化,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統一外部協調接口,避免分散管理帶來的信息離散,重復工作以及資源搶占等問題。
3.做好外協管理。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是解決制造資源瓶頸的有效手段,通過主動布局外協資源,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實現發展共贏。根據各生產業務單元的任務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對外協廠家進行合理分工和定位,并結合任務變化進行適當調節,有針對性的培養外協廠家協作配套能力,帶動外協廠家發展,實現加工任務合理、高效、可靠分流的目標。
4.做好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主要實現三個目的,第一,全面監控、過程透明;第二,獲取信息,準確高效;第三,數據分析,輔助決策。在信息化平臺中,針對科研項目生產過程進行全周期運轉的維護與更新,以標準、固定、統一的軟件系統采集方式強化生產計劃管理規范化,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項目生產計劃執行情況的動態監控,實時反饋執行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為生產計劃運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
三、結束語
科研項目生產計劃管理要堅持認真、細致、嚴謹的態度,具體體現在對問題剖析的深刻性,對責任落實的嚴肅性等。隨著深入開展管理探索,我們對生產計劃管理的認識更加系統、深刻,在提質增效的新要求下,以時間換經驗,以資源換效率的管理模式必將被淘汰,面向未來,只有主動變革,才能跟上發展的步伐。
[參 考 文 獻]
[1]曹克勇,劉著平,胡雪梅,余國輝,高原,李春雪,李艷彬.年度科研生產策劃的組織管理與實施[J].航天工業管理,2012(10):16-19.
[2]李汶龍,王暉,劉菊青,王愛武,范建芳,袁偉.以信息化手段強化科研生產綜合管理[J].航天工業管理,2012(8):52-56.
[責任編輯:紀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