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格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人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小學階段是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教師也肩負著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任,要想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積極發言、學會審題以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2-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53
有句話說得好:“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由此可見習慣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在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德育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即學生聽課前獨立地對新教材進行準備性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和序曲。大多數家長和教師認為預習對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學習至關重要,而對于小學生的課前預習,有部分家長和教師缺乏重視,甚至有的教師認為提前預習會讓學生失去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導致學生上課聽課效率下降,而且認為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差,讓他們預習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結果只是事倍功半。
針對以上觀點,我談一下對課前預習的認識。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前預習已經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活動,而是讓學生通過預習對所學內容有大致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如果預習活動進行得好,學生帶著在預習時遇到的困惑和疑慮進入課堂,在聽課過程中就會有針對地,著重聽自己不明白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預習對小學生而言也是必需的。數學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1.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連,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個謎語:“有大也有小,數值有差別。有方也有圓,材料不相同。寶寶想讀課外書,把它交給售貨員。媽媽上街去買菜,掏出它來菜進籃。銀行里面它最多,存入取出真方便。”讓學生猜一猜謎底是什么。相信很多學生都能猜出來是錢(人民幣),然后,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去超市、菜市場購物,看看人民幣是如何使用的,對人民幣如何分類,通過這樣的課前認識,學生在上課時能很快地對人民幣做出分類。課后,讓學生去商店或者超市看看哪些商品的價錢大概是1元,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把數學帶進生活,又把生活引入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使學生愛上數學課。
2.教師要不吝嗇鼓勵,保護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都希望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預習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預習積極性。一些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教師要認真解答,不要因為問題簡單,就以“這個問題,這么簡單都想不明白”等語言回答學生或者是對學生的提問不予理睬。教師只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予以重視,認真傾聽學生,積極回答,才能不斷激發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高了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二、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
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中提倡師生、生生互動,而學生積極發言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積極發言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學生的發言,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對教學內容做出適當調整。同時學生積極發言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會出現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發言不積極的現狀,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尋找對策,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好習慣。
(一)以鼓勵為主
一些學生在新學期開始時,上數學課發言積極性很高,可是隨著學期的進行,在日漸強化的紀律規范中,學生在日趨減少隨性的同時也會掩蓋主動和膽量,這樣的現狀可以理解,這時也需要教師給予學生鼓勵,要讓學生逐步懂得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勇于表達和遵守紀律不沖突。如何貫徹,那就是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訓練的最佳方式就是鼓勵。課堂學習中的訓練普及面和教師激情洋溢的鼓勵語均要大大方方給予每一位學生,千萬不可吝嗇。
(二)獎勵機制
應該說獎勵機制的建立是為了將鼓勵學生勇于表達推上一個高潮,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更是短期內改變班級學習氛圍沉悶的絕招。
三、培養學生會審題的習慣
數學是一門嚴謹性的學科,數學計算中多一個0或者是少一個0,整道題都會錯。要想學好數學細心審題是非常重要的。審題的過程中要重點把握以下兩點:1.審題時要端正態度,認真對待,思想上要重視,注意力要集中,這是審好題目的前提。2.審題時,第一遍可以略讀,把握題目的大體意思,做到心中有數。第二遍需要認真分析題目的每一字每一句,可以把已知條件記錄下來,結合已知條件分析解答未知條件。第三遍是在解答完題目后,再重新審視一遍題目和自己解答的過程和答案,確認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題意,計算過程是否準確無誤。
四、培養學生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數學作業是學生鞏固和復習課堂知識的重要形式。要想讓學生認真對待作業,提高學生寫作業的效率,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提高作業的量和質,同時還要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一方面,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教師要認真甄選習題,提高作業練習的針對性,不搞題海戰術。另一方面,作業的形式不要僅僅局限于書面作業,可以選擇一些實踐探究和合作性質的作業,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提高作業的完成效率。只有不讓學生感到做數學作業是一種負擔,他們才能發揮自身積極性,認真主動地去思考和完成。如此,既能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還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不斷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日積月累,培養過程也需要講究一些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師給予引導,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治峰.芻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亞太教育,2015(25):16.
[2] 朱國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科技創新導報,2008(1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