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紅
摘 要:大多數學生對古詩詞缺乏興趣,學生學習古詩文只是被動地“應試”,通過廣泛的閱讀和多種活動激發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可使其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古典詩詞的豐富內涵,古典詩詞閱讀能力也自然隨之提升。
關鍵詞:古典詩詞;教學現狀;激發興趣;詩歌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2-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79
中國古典詩詞是一個寶藏,值得我們去挖掘。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詩詞。經過千年的洗滌,其精華如明珠般光彩照人。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詩詞的魅力,繼承詩詞中的精髓,傳承祖國燦爛的文化。
但是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高中生對詩詞學習沒有熱情,缺乏動力,甚至還有些厭倦。中學生為什么對古詩文沒有興趣,我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了當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的九點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學生學習詩歌的目的只是應付考試
絕大多數學生學習詩歌缺乏興趣。從統計結果看,七成以上的學生不喜歡詩歌其主要原因是故事性不強,可見同學閱讀詩歌的目的不是為了鑒賞美而是為了應付考試。這種緣于考試的壓力來閱讀詩歌學習,是不可能真正樹立起學生學習詩歌的信心,從而培養其理解能力并提高他們鑒賞水平的。
二、理解詩詞有困難,意境很難把握
古典詩詞不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離我們生活的時代久遠,因此學生學習的障礙很多來自古典詩詞中文字含義的不確定性,古典詩詞意境的含蓄性更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三、教學觀念落后,教法過于單一
作為學生古典詩詞學習的引導者,我們的教學也存在很多問題。教法單一,跟不上學生的步伐,不能與時俱進,讓學生愿學、樂學。
針對調查問卷中的主要原因,提高古典詩詞教學有效性,當下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熱情。激發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方法有很多,通過廣泛的閱讀和各種活動,并變換多種教學手段,學生可更加深刻體會到古典詩詞的豐富內涵,古典詩詞閱讀能力也自然隨之提升。我們把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了總結。
一、舉辦書法抄寫活動,指導學生以書法形式對學過的古典詩詞進行抄寫
學生通過工整地書寫一篇篇優美的文章,不僅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漢字的藝術體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具備了濃厚的文化藝術色彩。師生共同參與,大家共同將古典詩詞比賽活動引向了高潮,使古典詩詞學習更上一層樓。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書寫比賽,學生作品中一、二、三等獎作品都在學校的展牌中展出;學生作品中優秀獎在班級外墻文化中展出。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情。
二、重視誦讀,舉行古典詩文誦讀比賽
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最好的表現方式,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詩情畫意盡在學生腦海中。我們通過舉行誦讀比賽,讓學生自己反復吟詠感受詩歌的魅力。古詩文有其獨特的節奏和韻律,特別是古典詩詞,詞句勻稱工整,音節鏗鏘鮮明,特別適合誦讀。
在教授詩歌《春江花月夜》時,教學過程第一、二項就是誦讀、美讀和品讀、咀嚼。課堂就是讓學生通過對詩句中意象的品讀進一步把握詩歌的意境,學生活動很積極,鑒賞到位,尤其是對“月”的鑒賞,為今后鑒賞詩歌打下良好基礎,培養了學生自主鑒賞詩歌的能力,真正實現了有效教學。不但如此,我在帶領學生學習《虞美人》這一課時,通過示范朗讀,為學生劃分停頓、找準重音,再讓學生配樂朗讀,逐步幫助學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課堂上讓學生真正領略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反復實踐有力證明了,誦讀有利于學生真切感悟意境;誦讀能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從而進入詩句所描述的景象,體會詩句所表達的境界;誦讀能激發學生閱讀詩詞的興趣。
三、利用假期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閱讀詩歌
在2015年1月至3月間,利用學生寒假,我們安排學生自主閱讀了2000年至2015年在高考中出現的百首詩歌,倡導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自主學習詩歌讀懂詩歌,形成古典詩詞的基本語感,獲得感性的認知和理性的規律。
積極開展和古詩詞相關的課外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更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更注重學生日常古詩詞的積累,注重開展古詩詞活動,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或比賽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情。
四、課堂上,轉換教學理念提高詩歌教學的有效性
詩歌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也是教學難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只是被動接受老師的講授,對于詩歌的理解停留在文字表面,無法領悟詩歌的內容和意境。經過觀察研究,我們轉換教學理念,把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應用到實際課堂中,提高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例如我在意象教學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究: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從文中找出相關詩句調動所學知識,然后通過小組互助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研究,最后展示討論結果,這樣學生對意象的賞析深刻全面。
通過這種方式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二來學生自主學習了詩歌的意象,積累了不少關于意象的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能力,能看懂詩歌,閱讀興趣自然也就產生了,我認為較好地達到了有效研究的目標。
古詩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讓學生明確了高考中古詩文考查的基本內容,熟練掌握了古詩文解題方法,建立起正確的答題模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古詩文閱讀鑒賞能力。古典詩詞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提高學生古典詩詞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的文章富有內涵、富有文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習作中能較熟練地運用古典詩詞,對古典詩詞的運用靈活了很多,作文在內容方面充實了很多,作文文采也有了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勝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馮佩蘭.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9):125.
[3] 嚴正梅.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改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 2014(2).
[4] 祝清娟.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旬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