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磊
摘 要: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只有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成為生動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才能真正使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關鍵詞:學生;生活;感悟;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90-01
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把數學知識放到現實生活里,在聯系溝通中訓練學生理解數學,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一、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學生的經驗和知識從無到有。通過學習,在他們的頭腦里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如在進行三年級上學期《可能性》一課的教學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玩牌入手,讓學生猜牌。首先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引起矛盾沖突。教師不失時機提問:誰有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因此應該在回答的時候應該加上一個什么詞?引出“可能”后,讓學生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思考這張牌有幾種可能。接著從教師的提問“它可能是紅桃k嗎?”引出“不可能”,再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一定”。最后教師小結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由于有了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開頭,學生學習知識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目的性強了,興趣自然產生了。
二、淡化抽象的算理復述,強化直接生活經驗,領悟數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過分強調學生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復述思考過程,進行所謂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視學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礎,反而會把學生帶進“死胡同”,使本來容易理解的知識,人為地復雜化,使學生感到數學枯燥無味,深不可測,產生厭學情緒。比如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倒,讓學生通過用橡皮泥、蘿卜等材料自制的圓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圓錐,發現圓柱與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包含關系。再通過把盛滿圓錐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容器的反復實驗,發現規律,如果二者的底或高不同,則結論不成立。又如,講體積概念時,可讓學生觀察實驗,把一塊石頭沉入有水的玻璃杯中,觀察水面的變化,說明石頭占據的空間。接著讓學生用火柴盒裝沙子,說明火柴盒也占據一定的空間,然后讓學生觀察他們的大小來說明不同的物體所占的空間的大小不同,從而引出體積的概念。
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設計學生的富有情趣的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認識數學、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對教材創造性地處理,使例題生活化
數學教育要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生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就必須開放課堂,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大課堂。然而教材的例題和習題中,多數是一些條件充足、問題明確的標準習題,雖然有簡潔優點,可離實際生活有一段距離。因此,在教學中應以例題為基礎,對教材內容做必要的變形處理,把枯燥的內容變生動,把封閉的形式變成靈巧的開放形式。如教學“平均數問題”時,將例題的直接求全班同學的平均體重,轉換成:在班中把同學們分成若干人數不同的小組,進行現場投標比賽,然后組長把每個同學投中的標數記下來,讓事先找好的裁判宣布優勝的小組。評比結果宣布后,人數少的小組很不服氣,說這樣做不公平。我順時問他們:“那你認為怎樣才公平呢?”很自然的引出平均數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一起探討求平均數的方法。經過這樣一轉換,拉近了例題與學生的距離,使原教材的“死”知識變成課堂教學中的“活”內容,使學生的探索變得生動有趣,富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
四、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新的教學大綱也指出:“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又特別感興趣,充滿著好奇,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后,讓學生深入生活去觀察這種性質的實際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車的三角架等。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做成了推拉門,電動門等”。學習后,讓學生到銀行調查現在存款的。再讓學生算一算:你如果有500元,打算存入銀行兩年??梢杂袃煞N儲蓄辦法:一種是存兩年期的,年利率是2.25%,另一種是一年一年的存,年利率是1.98%。想想看,選擇哪種辦法得到的稅后多一些?請你分別計算出兩種儲蓄方式的結果,以便比較選擇儲蓄方式。學習“土地面積單位”后,因為學生對于“公頃”這一計量單位很難形成正確的概念表象,于是就在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通過測量校園的大致面積,從而形成“公頃”的概念表象,同時也鞏固了“公頃”和“平方米”這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這樣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從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及用處。
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現實生活是數學的豐富源泉?,F實生活既是學習數學的起點,又是數學學習的歸宿。數學教學應讓生活中的數學走進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感悟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