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祥
摘 要:公式思維,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解題過程中利用基本公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旨在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結合相關初中物理教學理論依據,探究培養學生公式型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公式思維;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82-01
公式思維能力包括分析、綜合、概括、比較、歸納、推理等能力。其中歸納型公式思維,是指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結論的一種思維活動。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物理概念、規律是從大量的物理事實歸納、概括出來的,這就決定了公式歸納方法成為物理學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公式歸納能力成為物理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在教學中,發現很少的同學能主動的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做完實驗后對得到的實驗現象和數據缺少推理歸納的得出結論的辦法;碰到多過程的需要推理歸納的計算題一籌莫展。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沒有掌握歸納的基本方法,平時缺少分析歸納的訓練,沒有形成能力。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給學生公式歸納的方法
歸納法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收集材料,收集和所研究的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第二步是整理材料,將材料通過分類、排列,顯示出其中的規律性。第三步是概括抽象,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把無關的、非本質的東西排除掉,最后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顯示出來。
第三步中尋找本質時常用的措施有:(1)尋找共同點:分析被研究的物理對象出現的物理情景,如果物理情景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則這個共同的因素應與被研究的物理對象的出現有因果關系。例如在學習力時,通過書本上幾個常見的幾個力的現象,引導學生發現兩個物體間總是存在著某種作用,從而總結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又如在學習“杠桿”時通過“開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鉗”等器材,發現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可以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一固定點轉動,從而總結也杠桿的定義(2)尋找不同點:通過對被研究的物理對象出、現和不出現的兩個物理情景分析,尋找兩個物理情景的不同點,并分析是否只有一個因素不同,如果是,不同的那個因素應該與研究的物理對象的出現有關系。如在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時演示兩個實驗,一個是導體棒上下運動,發現無感應電流產生;另一個是導體棒水平運動,結果產生了感應電流。比較兩個過程只有一個不同點:第一種情況沒切割磁感線,第二種情況切割了磁感線,于是得出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棒切割磁感線時可以產生感應電流;
二、培養學生自覺整理公式歸納的意識和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養成自覺整理歸納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學習中總會遇到相似的物理概念、規律,這時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這樣才能更突出其中的本質與區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不經過歸納思維加工,很難把前后知識同化。例如:在九年級下期,為了加強對學生物理方法的復習,我引導學生對初中物理中重要的實驗進行歸納,感受每一個實驗所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再進行整理并及時進行體會與回顧,結果是學生在以后的測試中沒有因此失分。學生體會到整理歸納的好處,他就努力主動去做,這樣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三、從探究物理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公式歸納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獲取過程中,讓他們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從分析具體材料、實驗現象、實驗數據,尋找各個量之間的聯系,,到學生總結歸納出理性結論,他們體驗了物理規律的得出,同時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這樣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就變為發展分析推理歸納能力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實驗是物理學得出規律的最重要的途徑,對實驗現象、實驗數據的處理中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探究“物質的密度”時,學生通過測量體積與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體積與質量不同的鐵塊,再進行計算,從而比較得出“相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質相同,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睆亩贸鲑|量與體積的比質是物質的特性一。
四、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公式歸納推理能力
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解題,解題是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徑,也是運用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歸納能力也在解題中逐漸得到培養,平時有目的的選擇需要推理歸納的題來給學生訓練,就能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如:根據展示的物理現象,提出可探究或值得探究的問題。這類題目:
1、凹下去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會鼓起來,打足氣的自行車放在烈日下會爆胎,請對上述現象中的條件和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一個科學的探究問題。
2、讓足球和鉛球都靜止在地面上,足球輕輕一踢就能運動起來,但要使鉛球運動起來卻不那么容易,針對以上情景,請你提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五、加強在自學過程中公式歸納能力的培養
自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最重要的途徑,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生在自學時首先要閱讀書本和材料上大量的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然后對得到的信息進行整和、推理、歸納,得出正確的結論。在這過程中培養了分析、推理歸納、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
同時在課堂上要有民主和諧的氣氛,對同學多鼓勵,少指責,相信他們。學習過程就是犯錯、汲取教訓、改正、鞏固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就會達到較高的水平。
總之公式思維及相關的歸納能力的培養過程,是一個不斷地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其他能力相應發展的基本過程。只要我們多給學生進行課堂公式思維鍛煉和培養的機會,就能達到培養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潘麗珍.中學物理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6月.
[2] 劉延軍 . 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J].黑河學刊,2013(4)。
[3] 呂宗博.新課改模式下中學物理思維模式培養[J].學理論,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