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寶 邱建華 楊茂林 劉寧凌
摘 要:目前我國的體育教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還有較多的問題存在,這些都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就需要對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本文首先對體育教育專業教學進行研究,之后對其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育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054-02
1 體育教育專業教學的研究
就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而言,其教學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第一,針對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情況進行研究,在《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分析》中表明,目前我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結構的狀況是:必修課所占比例降低,選修課所占比例增加,把握課程整體結構。
第二,針對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進行研究,在《論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教學質量保障》中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已經變得大眾化,把精英階段作為參考標準,得到的結果是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有下降趨勢。
第三,針對體育教育專業能力培養進行研究,在《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及其培養》中表明,目前體育教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大多理論教學都過于理想化,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教學環境,導致專業畢業生無法適應實際工作。
第四,就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修課教學內容與教學評價的研究》中對我國當前的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步由重技術輕理論轉變為多能一專,在教學過程中必修課數量減少,選修課增加,這就使得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
2 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現狀
2.1 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在傳統意義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求課堂上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學生要完成統一的學習與活動,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進行,學生的自由發揮受到限制。教師的地位非常權威,學生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與教師的要求相一致。這就導致教學活動較為壓抑,師生關系非常嚴肅。
2.2 教學方式偏于應試教育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完全取決于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選擇用單一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內容進行模仿練習。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從頭講到尾,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中。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完全按照考試大綱進行,學生的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的學習狀態大多是考什么學什么,在考試前猛學,這就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在考試之后發生遺忘。
2.3 教學方法偏于競技化
在進行體育教育專業的技術教學時候,完全按照訓練運動員的基本方法來教授學生,教師忽略了對運動項目特點的講解,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候不能按照運動特點來開展,學生的整體健康水平提升較困難。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在工作之后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對中小學生進行教學。
2.4 評價方式傾向于終結性
在對教學結果進行評價的時候,不管是理論課還是技術課都是按照單一標準進行。這樣的評價方式只能肯定少數人的努力,很多學生都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的終結性評價往往都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是對結果進行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能根據評價進行及時的調整。
3 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
3.1 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的教學環境進行改善,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民主的師生關系,愉快的課堂氛圍都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體育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占有主體地位,讓教師的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區別教育,讓學生的個體優勢得到發揮。
3.2 改革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獲得知識的手段。對學生傳統意義上的單一學習方式進行改變,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高效學習方式,這就使得體育教師會面臨更高的挑戰。教師要重視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局面,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不只要教會學生學習,更要教學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素質全面的綜合型人才。
首先,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自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學習,與傳統上的他主學習處于對立狀態。美國的賓特里奇教授認為,自主學習是一個主動性較強的學習過程,學生要明確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以此作為學習順利開展的動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引導與約束。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個體成長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其次,要注重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但是相關知識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掌握學習得分方法,在時代進步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探究學習分為3個步驟:提出問題、設計探究活動、得到最終結論。利用探究學習的模式開展學習活動,能夠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策略,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將其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熟練掌握這項技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養成了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
最后,要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為小組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團結合作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讓教學成果顯著提升。從本質上來說合作學習就是集體自主學習,通過這樣的手段學生能夠完勝超過自身能力的學習任務,從而讓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接收到來自教師、來自同伴的更多幫助,這些幫助的作用會產生綜合作用,得到最佳效果。同學之間的學習互動,能夠讓大家學習的廣度被拓寬。上述三種教學方式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之間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單獨使用一種或是對其進行綜合使用。
3.3 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
在對教學進行評價時候,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要對考試大綱進行修訂,改變傳統的總結性評價方式,讓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讓教學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教學,通過過程評價讓教師調整教學模式,讓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在確定評價內容時候要從實際教學出發,編制與教學相符合的評價準則。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讓教師得到更加客觀、準確的評價結果,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 結語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教學由封閉變為開放,更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要想培養出合格的體育教育工作者,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師就要對自身進行改變,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保證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