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舟 劉剛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近幾年的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了可以更好地完善對下一代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希望可以通過適當地改變現階段的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比賽教學方法就是在此種教育背景之下所完善的內容,籃球是當下學生們最為喜歡的球類運動之一,在很大程度之上可以直接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其作用十分鮮明,但是在現階段的高校教育當中,籃球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該文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研究。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 高校 籃球教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68-02
21世紀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高度繁榮的時代,教育事業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也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無論是教育理念的改變還是教育方法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之上直接促進了教育事業的進一步完善。體育教育作為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過程當中擔負著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任務。就當下的高校籃球教育來說,在實際的教育以及發展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直接限制了籃球運動進一步發揮作用,因此,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1 比賽教學法
比賽這一個詞匯主要來自古代軍事戰爭當中,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最終出現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逐漸開始代表各種類型的競技與比拼。到了近現代,比賽一詞在實際的應用與發展過程當中,被廣泛地應用到了體育競技當中。所謂的比賽訓練法,其實是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按照實際的比賽規則,模擬比賽場景,最終達到某種訓練目的的訓練方法,為了可以進一步完善此種發展內容,比賽訓練法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被進一步應用到了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于是比賽訓練方法逐漸成為了比賽教學方法。對比賽教學方法的概念理解與界定可以如以下形式:所謂的比賽教學方法其實在實際的體育教育過程中,為了可以最終達到某種訓練目的,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根據比賽的相關規則,從而模擬出比賽的相關場景,在模擬化的比賽場景中,根據不同項目類型的基本特點,以及相關人員基本素質,對學生達到最終的訓練目標的。比賽教學方法與傳統的體育教育方法之間存在著十分鮮明的差異性,例如:其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且此種教育方在實際的應用與發展過程中,做到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更加的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力性激發,這就在很大程度之上直接完善了傳統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對當下的教育,尤其是體育教育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意義[1]。
2 高校籃球比賽教學方法應用研究
在實際的籃球教育過程當中,所具有的相關內容與發展內容具有十分鮮明的多樣性,為了可以進一步完善此種教育內容,在對比賽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的應用以及訓練目的,對不同的訓練內容進行不同的內容設定。簡單來說就是,學習什么就訓練什么,那么在實際的設計以及發展過程當中則需要進一步完善對基礎籃球設施的應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之上需要進一步形成相關的基礎內容。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應該更具當下的應用內容以及現有的基礎教育設施對課程流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其中對于比賽規則的制定以及對比賽相關獎勵制度的制定同樣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雖然從實際的應用以及發展過程中了解到,比賽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能更加地傾向于實踐教學,但是必要的理論教學同樣不能少。為了可以進一步達到相關的教育目的,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開始之前應該對相關的籃球技術進行了展示與講解,對比賽的制度與內容同樣需要進一步理解。在講解之后也不應該對其直接進行應用,而是應進行進一步的練習,當其在實際的應用以及發展過程中被進一步完善之后,才能進入到訓練環節當中。在實際的教育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規范,例如:其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排球姿勢不當、站位不明等問題,此時教師應該終止比賽地進行,然后對學生進行講解,直到學生理解之后在開始比賽[1]。
2.1 運球比賽
(1)直線運球。教師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人數,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之后讓每一個小組的人員呈現縱列排列,讓每一組的第一個學生手持籃球,運球到最遠處,然后則反跑回,將球交給第二個學生,第二個學生則根據同樣的運動軌進行運球,以此類推,最終的名次按照速度進行劃分[3]。
(2)弧線運球。教師可以將全部學生分為兩個組,然后一個組派出一個生學生,讓這個學生站在球場中線與中圈之上的焦點之處,隨后讓兩個學生沿中圈線進行順勢針或是逆時針追逐,直到一名學生追到了另一名學生或是一方發生失誤為止,接下來的一組學生與這一組的運動相同[4]。
2.2 傳、接球比賽
可以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劃分為兩個大組,然后將兩個大組當中的學生劃分為兩個小組,讓兩個小組分別對立排列,之間相距2~3 m,然后每一個小組的第一個學生需要在跑動的過程中將球傳給對面的學生,第二名學生的動作與此一樣,以此類推,最終完成訓練的名次按照完成時間進行劃分。
2.3 投籃比賽
(1)原地投籃比賽。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原地投籃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內容大于兩組,然后讓不同分組的成員站在罰球線上依次進行投籃訓練,每一個有一次投籃的機會,最后按照投籃成功率,進行獎勵,或是每個組的投籃次數沒有限制,直到最終投進為止,而最終以投籃的時間進行名次劃分[5]。
(2)行進間投籃。對行進間投籃的訓練,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個組,然后讓這兩個組的成員在中線兩側成橫隊站立,接著讓每組中排頭的學生各持一球。當進行比賽時,每組當中的兩個排頭學生向相反的方向快速運球接,并且需要在行進間高、低手投籃,沒有投中的學生需要補籃,直到投中為止,之后再快速運球回到中線處,把球交給第二個學生,按照同樣方法重復進行練習,先完成者獲勝[6]。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直都是時代發展過程當中一個不能避免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所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如何通過一個合適的教育方法或是教育理念進一步提升教育作用是當下教育共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該文以上內容立足于比賽教學法的相關內容,對其在籃球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研究,希望可以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喬誠,薛可.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108-109,112.
[2] 葉生愛.“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6,92.
[3] 楊兵,朱宏偉.比賽教學法對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40-142.
[4] 楊波,江志英.淺談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教學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5):167.
[5] 肖元.“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公共體育課中的運用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6] 李鐵,王路猛.高校籃球戰術配合教學中圖解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電子測試,2013(19):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