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摘 要:本文以2013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了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并進一步討論了控股股東對兩者關系的影響。研究發現,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沒有顯著關系;將樣本按是否存在控股股東分組后,存在控股股東組兩者無顯著關系,不存在控股股東組兩者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控股股東 機構投資者 會計穩健性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164-03
會計穩健性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能減少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緩解代理沖突,從而穩健性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治理機制。自2000年提出“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以來,我國機構投資者迅速發展,已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的主力。機構投資者相比于個人投資者,更加專業化、規模化和信息化,有利于改善企業股權結構,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起到外部治理作用。國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狀況,控股股東作為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重要特征,憑借其對公司的控制權,不利于機構投資者的治理效應。因此,本文既研究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也研究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兩者之間的關系。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Ball(2001)和Watts(2003)研究發現投資者需要會計穩健性,因為會計穩健性能抑制管理層的投機動機,緩解雙方的代理沖突。Fan(2002)研究發現大股東選擇性的信息披露降低了中小股東對信息的依賴,從而降低信息的有效性。Cullinan(2012)運用中國數據發現大股東持股與會計穩健性顯著負相關。崔婧(2013)研究發現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李爭光(2014)研究發現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將機構投資者分為交易型和穩定型之后,穩定型機構投資者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更加顯著。綜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機構投資者持股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
假設2:存在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持股與會計穩健性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3:不存在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持股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3年~2015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并做如下處理:剔除金融類公司、剔除ST和*ST公司、剔除數據不完整的公司、進行1%的winsorize處理。總共得到樣本觀察值4386個,數據主要來源于CSMAR數據庫和巨潮資訊網。
2.2 模型設定和變量定義
本文采用Basu(1997)模型來衡量會計穩健性,具體模型如模型1。為了研究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將機構投資者持股(INS)加入模型1中,并加入公司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賬面市值比(MB)等控制變量,具體見模型2。本文考察機構投資者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主要關注系數,系數為正說明兩者正相關,系數為負說明兩者負相關。本文以超過50%的公司股權判斷是否存在控股股東。變量具體定義見表1。

3 實證結果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

表2報告了各變量描述性統計,EPSt/Pt-1的均值為0.02348,標準差為0.03792,最小值為-0.41793,最大值為0.40286,說明上市公司之間會計盈余存在較大差異;Rt的均值為0.32813,方差為0.71832,說明股票收益率波動性較大;INSt的均值為0.09827,中位數為0.08521,均值在中位數右邊,說明近年機構投資者得到了飛速發展,普遍持股較高,但從方差可知存在較大差異。
3.2 回歸分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沒有顯著關系。(2)將樣本按是否存在控股股東分組后,存在控股股東組兩者無顯著關系,不存在控股股東組兩者顯著正相關。
4.2 建議
(1)國家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2)對存在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進行嚴格監控,并對個人或單一機構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進行適當限制。
參考文獻
[1] 崔婧,周曉慧.機構持股與會計穩健性[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3(5).
[2] 李爭光,趙西卜,曹豐,等.機構投資者異質性與企業績效——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5).
[3] 孫光國,劉爽,趙健宇.大股東控制、機構投資者持股與盈余管理[J].南開管理評論,2015,18(5).
[4] Ball R.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J].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1(1).
[5] Basu S.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1997(24).
[6] Cullinan C P,Wang F,Wang P.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2012,21(1).
[7] Fan J P,Wong T J.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3).
[8] Watts R L.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