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萌
【摘要】小學英語,是學生進入學生生涯后接觸到的第一門外語,它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既關系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對學生整個學生時代的英語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必要,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學校的教育中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我們對此進行研究,能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學生自主主宰自己的學習,是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學習方法、培養學習動機以及獲得自我分析的初級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小學英語,是學生進入學生生涯后接觸到的第一門外語,它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既關系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對學生整個學生時代的英語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必要,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學校的教育中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調查
本文以青島市實驗小學為樣本,針對該校內的高年級小學生展開調查,選取了該校內100位學生作為問卷研究對象,其中四年級35人,五年級35人,六年級30人。男生50人,女生50人。調查內容圍繞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年齡、年級、性別、家庭教育情況等基本信息,還包括學習環境、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動機等方面的自主性。調查問卷共發放100份,回收100份,根據剔除標準剔除無效問卷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1.小學生英語學習環境的自主性。英語學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影響學習者英語學習的外部因素。其中物質環境是小學生家長為小學生主動創造的英語學習的物質條件,如購買學習參考書、置辦學習用品等,社會環境則指小學生家長主動為小學生創造的英語學習的社會條件,如樹立學習的榜樣目標、主動請教成績優秀者等。
在物質環境上,小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學校與家長為小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物質條件。但是在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上,小學高年級的主動性要明顯高于小學低年級。具體如表1,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生自主性呈現出年級越高自主性越強的趨勢。
2.英語學習時間的自主性。在英語學習時間的自主性調查上,筆者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英語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如表2所示;二是課外時間看英語相關的書籍資料情況,如表3所示。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生英語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還比較高。根據筆者對課堂情況的觀察來看,英語教師每天都會給學生預留一定數量的英語作業,但是,根據筆者對教師的訪談來看,學生雖然完成了作業,但是質量上不高,這與學生自身薄弱的英語基礎知識有關。
從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該校學生自我管理英語學習時間的能力不高,需要教師、家長等外在力量的監督。在課外時間看英語相關的書籍資料的人數統計中,經常看的比例,四年級是34.29%,五年級是37.14%,六年級是46.67%。
3.英語學習內容的自主性。英語學習內容的自主性包括英語學習目標計劃的制定,以及英語學習的提前預習和課后的鞏固練習。在表4中,我們可以看出,半數以上的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了英語學習目標計劃,并且,這一比例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增長。
在表5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學習的提前預習是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的。根據筆者訪談了解,這主要得益于教師的提前布置和家長的監督。由此看來,教師和家長的監督習慣培養非常重要。
在表6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學習的課后鞏固練習比例非常高,這與表4和表5的調查結果似乎不符。針對這一特異現象,筆者分別對學生和教師做了訪談了解,得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老師的嚴格要求和每天的英語學習任務。
4.英語學習方法的自主性。英語學習方法的自主性,筆者通過對小學學生傾向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業求助方式的調查,來了解青島市實驗小學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自主性情況。
從表7中,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的教師講解,學生更喜歡翻轉課堂和微課教學這兩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且,這兩種教學模式在學生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始終不相上下。
學業求助,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策略,它既涉及到個體因素,又涉及到情境因素和求助對象。以六年級為例繪制了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學業求助方式上最先選擇的是數字教學資源,如微課,占60%的比例,其次是教師,20%,再就是同學,7.8%,繼而是家長,6.7%。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新型教學模式的依賴性很高。
5.英語學習動機的自主性。對英語學習動機的自主性,主要通過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同度、英語學科的喜愛程度展開調查。
從表8我們可以看出,青島市實驗小學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同度比較高。四五六年級認為英語比較重要的比例分別為94.29%、91.43%和86.67%。并且,沒有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不重要。
從表9可以看出,青島市實驗小學學生對英語的喜歡程度比較高。四年級當中,比較喜歡的人數占了68.57%,五年級比較喜歡的人數占了57.14%,六年級比較喜歡英語科學的比例為53.33%,隨著年級的升高出現了比例下滑的情況,這說明認同度與喜愛程度不成正相關。
二、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策略
1.完善課堂教學環境。課堂教學環境的完善,對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學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要與其它學科知識相互滲透,不能孤立地學習本學科的知識,要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英語教學要與實踐相聯系,需要從生活中利用資源,將英語與社會聯系起來,汲取生活中的養分,真正做到英語學科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用于生活。
2.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需要在課堂教學方法上,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法的全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協助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思考能力。
3.重視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改變課堂教學觀念,重視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才能將教師和學生從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當中掙脫出來,實現小學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轉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念,扭轉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另一方面轉變學生觀念,讓學生自我實現積極主動地學習。還有,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互信相知、教學相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健全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在上述問題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小學學生英語學習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成績也已經不再是衡量學生成績的唯一評價標準。英語學科的評價,需要建立科學的課堂評價體系,尤其是對翻轉課堂、微課教學等信息化教學方法,既要注意評價的整體性、綜合性,也要加強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綜合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并實現學生自我互評和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
5.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小學生除了在學校的課堂教育外,其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環境中,所以,家庭因素必要成為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家庭教養方式。在上述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好多孩子處在家庭教育缺失狀態,家庭教養方式也不盡合理。
6.遵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規律。對于小學學生來說,還不能意識到自己是英語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但是在學習環境、學習時間設置、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動機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們的認知水平發展限制,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效能感的培養上,要遵循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規律,針對不同的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教育,使學生最終轉變為“我要學”的英語學習主人,達到自主水平,為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打下基礎。
7.全方位構建信息化教育平臺。青島市實驗小學充分發揮管理創新、教學創新等方面的信息化特色,深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取得的良好實效,具體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大學生應用信息化教育平臺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學生自主化學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保障;二是加大信息化師資的培訓力度和師資引進力度,確保學生自主化學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保障;三是構建信息化教育的客觀評價體系,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最終的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讓學生發揮自學潛能,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