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燕
【摘要】以學生為本師新課程理念的核心,高中階段,學生正面臨著高考的壓力。生物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生物素養是至關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討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生物 課堂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81-02
一、前言
“以學生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轉變是最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要求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變成探究者、合作者。高中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也是高考的必考學科,因此,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時候,雖然學生學習了生物課程,但是卻解決不了現實中的一些簡單的生物問題,這是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重于機械知識的記憶,忽視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新課標也明確要求,高中生物教學要聯系生活、聯系實際,這也正體現了高中生物學科的內在要求和新課程理念。
二、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范圍有限,僅限于課堂之上,教材是最主要的知識來源。其次,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動手實驗的機會,多為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很多時候,學生只能通過教材去理解生物世界,這種單一的學習方式致使學生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難以得到保障。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二是因為生物學科自身的科學性、復雜性,這給學生學習生物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高中教學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真正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去,采用與新課程理念相適宜的有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如何開展教學活動。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是教學方法的構建者,是知識的講解者和傳遞者,學生則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的時候,要跟著學生走,與此同時,心中還要有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不僅關注教師的知識傳授方式,也關注教師的知識涵養及其言談舉止等。只有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人格情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更進一步地得到保障。
(二)聯系生活:處理好教學與生活的關系
教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對于高中生物來說更是如此。新課程標準總明確要求生物教學要聯系生活,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也要追求生活性。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最終都要通過生活來內化、理解。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拉近生物課堂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生物來源于生活。高中生物中的很多知識點都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教師需要抓住這一教學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處理好培養學生的素養與提高學生應試能力之間的關系
新課程理念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養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高中生即將面臨高考,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育歷程中影響巨大,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要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不能以提高學生的成績為終極目標,還應關注學生素養的提高。
(四)加強互動,給學生選擇的權利、體驗的機會和適當的困難
“學習共同體”順應了新課程理念,“學習共同體”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也成為課堂的閃光點和學生獲得多方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加強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給學生增加適當的困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需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需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這樣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付秋蓉.淺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 亞太教育, 2016(17)
[2]徐明英.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