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瑩
【摘要】教育的改革和進步受到了學生、教師以及父母的重視,更加強調在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素質以及能力,教學的改革也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創新上。因此,本篇文章將對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新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方法 創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87-01
引言:如今的教學的目的越來越傾向讓學生自主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方式,新課程的出現,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了教師教學的新方法,由“填鴨式”模式轉向了“交互式”學習,拓寬學生眼界,讓他們與社會實際接軌的教學目的。
一、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堂點撥技巧
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了課堂的教學當中。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中適當的使用一些課堂點撥技巧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課堂點撥的運用一大要點就是靈活性,這也是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填鴨式”的呆板學習。所以通過教學活動,并盡量嘗試將任務活動布置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調動性。同時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而不是一味接受教師傳授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不同主題的任務,為學生帶來大量并且實時的信息。 由此也是通過不同的任務教學為課堂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
二、開展情境教學
重新構建學習過程。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知識的傳授,也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和理解,指的是課后學生自己對教學知識的吸收和理解。但是課后沒有教師的支持和同學的幫助,這個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孤立無援,遇到問題也不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學生漸漸會因此失去學習的動機和自信感。情境教學解決這一問題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新進行了構建。老師也要了解新的教學流程。知識的傳授將預先進行,在學生的課前進行的,因此老師不僅要提供教學視頻,還需要進行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理解知識的環節將改在課堂上完成,通過師生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來完成的。
三、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
在初中科目中加入物理這一門學科,就是為了能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用更加科學合理的辦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疑問和問題。在學校內正式學習物理這門學科之前,學生并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到這門學科的相關知識的,他們已經在生活中直接或者間接的基礎,只是在他們的腦海里,這些學術知識還只是一種生活的經驗和常識。由此,在物理的教學中,教師不必要一味抽象的解釋一個知識點,可以將這個知識點的實際運用法教授給學生。
四、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
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題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延伸整個物理教學于課后,并且鞏固學生對于所學物理知識的掌握。傳統的教學策略中,課題作業的布置更多偏向于書面作業,要想優化教學策略,讓物理教學更加生活化,所布置的課題作業應該具有實踐性和實驗性。由于物理這門學科含有大量的理論知識,每一個知識點的含義也較為抽象,書面的作業也大多是理論知識的考察。因此,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的過程中,還是可能會對理論知識不理解,并且還會認為生物的學習是枯燥的。
總而言之,布置生活化的課題作業,能夠鞏固學生課后的“生活化”學習,能夠增添學生在作業完成中的趣味性,也是在課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素質和實際創新運用能力。
五、選擇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主要是指,在課堂上向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完成這些學習任務來完成學習的教學方法。任務教學法其實是結合了許多其他教學方法綜合而來的,所以它能夠多方面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在任務進行過程中學習知識,能夠培養學生的培養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教師作為引導者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便有了更多獨立自主思考、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機會,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通過不同的任務活動,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知識,也學會在任務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結語:本篇文章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提出了幾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并且對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探究,在教學方法中包括了課后教學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課堂教學的創新。對于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改善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教學方法對于教授物理的重要性,以及對于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必要性和優點。
參考文獻:
[1]王建偉.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7).
[2]鮑欣.初中物理實驗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