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昱宸

【摘要】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幾乎人手一部,高中生使用手機也成為一種常態,雖然高中生能從手機中獲取豐富的咨詢,與朋友進行隨時隨地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孤獨感卻與日俱增。本文對河北省高中使用手機的現狀進行分析,以及高中生孤獨感與手機使用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調查和分析,以便及時對高中生進行教育,確保以學習為重。
【關鍵詞】 高中生;手機;使用現狀;孤獨感;關系
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查,采取的是網絡調查的方法。對河北省某市重點中學和某縣一所中學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調查問卷860份,其中758份來自于上學期間使用過手機的學生,手機使用率為88.1%,使用率較高。這種高中生過度使用手機的情況引發各位專家和學者的注意,開始致力于手機過度使用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研究,通過各位專家的研究發現,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主要如下:一是,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無心聽課,想拿手機玩會;二是,影響高中生的記憶力和認知;三是,可能與高中生的孤獨感存在某些相關性。為了探明二者之間的關系,特對河北省某兩所重點高中的學生進行網絡調查分卷,進行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2017年年初,利用年假期間,選取河北省的兩所重點中學A和B的學生發放網絡調查問卷,學生以自愿的形式對填寫調查問卷。通過為期一周的調查,共回收調查問卷865份,其中有效問卷為860份,A中學有362份,占本校高中生人數的27%,B中學498份,占B所中學高中總人數的21%。
1.2調查內容
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學生的基本情況。
(2)學生使用手機存在的問題調查:這是部分內容是國外著名手機成癮研究專家Bianchi和Phillips為對手機成癮研究制定的手機問題使用量表(MP-PUS),這一表中包含的問題有27個,分別對成癮的5個不同角度的特征(消極生活、逃避性、渴求性、耐受性、戒斷性)進行分析,十分為計分方法,在任何一個維度的得分越高就說明可能存在的問題越大。這個量表采用的是系數方法,經確定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928;為了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對計分方法進行統一,去十分為平均分。
(3)學生孤獨感:這部分的策略選用的是UCLA孤獨量表,由拉塞爾等人研究編制的。這個量表問題共計20個,每題是得分是4份,這樣總分是八十,試卷得分越高則其孤獨感就越強。拉塞爾的計量表也采用一致性系數,系數是0.899。最終計分方法是均值±標準差的方式,也即這種表示方法。
2 結果
2.1基本情況
對網絡調查的獲取的情況進行分析如下:收回有效調查問卷攻擊860人,758人使用手機,使用率超過85%,在A和B兩所中學中手機使用率分別為:93%和81%;男女所占比例分別為44&和56%;三個年級的比例分別為:47%、31%和22%。使用手機主要的用途分別為:聊天(微信、短信等)、打電話以及玩游戲。
2.2手機問題使用情況
對使用手機的758位高中生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發現,最終量表的計分得分是(3.792±1.812);五個維度的測量得分分別是:消極生活后果(3.796±1.702),逃避性(4.598±2.429),耐受性(4.307±2.195),戒斷性(3.302±1.907),渴求性(3.911±2.401),對性別不同使用手機的問題進行分析沒有統計學意義,所以P>0.05,不需考慮。
2.3不同年級手機問題使用差異
按年級進行區分,高中1至三年級的學生量表計分分別是:(3.599±1.568)、(3.802±1.599)、(4.276±1.801),對五個維度的結果分析,除戒斷性這一維度之外,另外4個手機問題使用維度的比較發現,都呈現高三比高二嚴重,高二比高一嚴重的情況,P<0.05,他們的差異都有統計學意義。
2.4不同地區手機問題使用差異
A高中生量表計分數是(4.501±1.611),B高中生取得的量表得分是(3.311±1.701),對其數據進行分析,是具備統計學意義的。
2.5高中生孤獨感與手機問題使用關系
對這758名有手機使用經驗的學生進行孤獨量表分析,得分為43.011±9.801;對其相關性進行分析,手機使用與五個維度的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3 結論分析
此次網絡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河北省兩所中學高中生使用手機的比例較高為88.1%。學生在手機使用上存在的問題總體而言并不嚴重,但是個別兩項耐受性和逃避性二者就是較為突出。高中生面對升學壓力,一般壓力較大,當內心難以進行自我調節和疏導來承受外在的壓力時,可能會比較容易采取逃避的方式來解決,比如酗酒或者沉迷網絡游戲。所以,高校要對此進行關注,及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組織各種課外活動,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對手機的依賴。
通過按照年級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年級的越高,對手機的依賴性會呈現越高的趨勢,這一研究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致。所以,學校和家長尤其要關注高三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盡可能降低出現問題的風險。此外,調查還顯示手機使用現狀與孤獨感之間是有相關性的,這一發現業與現有研究是一致的,但是相關性并不十分顯著,說明孤獨感會增強學生對手機依賴,但是程度不高,并沒有呈現群體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閆子寒,朱炤熙,刁端勛,王曉燾.高中生手機問題使用現況及其與孤獨感關系調查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6,(05):638-639
[2]陳向麗.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3):365-366
[3] 李海雙,胡曉云,潘清麗,鄧夢潔,郭穗君,張雪琴.大學生問題性網絡使用及其與孤獨感的關系[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4,(0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