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文化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文化又在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樹立健康、科學且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目前以人文本的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對于企業在日常實踐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對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策略研究
引言: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不斷形成的,涵蓋對企業員工的精神熏陶、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價值觀等方面,其中最能決定企業文化是否能持續發展的因素就是對企業員工在精神方面的培養。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具體強調的是“人”,也即員工的相應技能與素質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價值。
一、我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發展現狀
1.忽略企業文化的人文內涵
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往往是企業創造者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同時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總結得出的,在企業文化的宣揚中往往會忽視其本身的效用,而只是在表面進行這一項“面子工程”,從而使企業文化的內容不能與企業員工的思想達成一致,導致真正凝結了企業工作者的工作經驗的文化等不到適當的升華。
2.企業文化脫離企業管理
企業文化不能只是一個漂亮的花瓶,必須要結合企業的經營范圍、業績水平、員工綜合素質來進行設計與發展企業文化,如果在企業文化的發展脫離企業的實際情況,只會適得其反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在運用企業文化時,必須將符合企業現狀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融合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點點滴滴中的,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文化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3.企業文化忽視人力要素的發展
無論何種規模的企業,歸根到底都是有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構成的,然而現代企業在企業文化的發展中越來越不重視對個體的培養,而是一味地要求員工創造利益。殊不知,當員工的個人素質得不到合理的優化,他們何以提供優質的工作。只有不斷豐富個體的知識和技能,他們才能提供具有創造力的服務。而現代企業往往以追求直觀利益為前提,總是忽視對員工本身的尊重,不能合理地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肯定與鼓勵。這些問題都導致企業無法留住優秀的人才,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構造。
二、如何體現以人文本的企業文化
1.尊重個性差異。
每個人生來都是與眾不同的,從性格到處事方式再到工作能力都各有不同。在企業管理中,要做到以人為本就首先要關注到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而不是制定一套刻板的行為標準來限制人的行為規范。在迅猛發展的市場經濟時代,企業對于勞動力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不同性別、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社會經歷的人通過企業的這一組織匯聚在一起,往往不同的組合也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時就要求企業能夠做到充分重視每個個體的個性。以人為本并不是強調一味地一視同仁,而是要求企業靈活變通的根據不同員工的心理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的激勵機制。現代企業在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時,一定要摒棄傳統企業文化的“大熔爐式”的管理機制,也即要求員工都按照相同的標準行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加速企業的規范化,但是長久下去,員工的個性被束縛,他們也就難以創造出更具特色的高質量服務。
2.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必須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緊緊跟隨社會主流文化的發展趨勢,根據員工的不同文化需求開展一系列展現人文特色的文化活動,滿足企業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使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在無形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具體的活動如下:(1)開展文化知識宣講會和競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企業員工在充實自我的同時拓寬業務知識面,提高員工的自我學習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2)開展網絡文化活動。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企業一定要有效利用高科技技術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不僅要利用網絡平臺展示自己的企業文化,更要通過此平臺吸收借鑒其他優秀企業的先進文化,尤其要學習其他企業在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經驗教訓,從而更好的提升自己。(3)組織游覽參觀活動。要想更好的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就不能固步自封,要定期地組織企業員工參觀游覽那些可以充分體現先進文化的企業和景觀,在豐富企業員工業余生活的同時,也更加直觀的使員工的人文意識得到了加強。(4)舉辦形式各異的文娛活動。企業可以在保證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完成的基礎上,積極組織企業員工開展文娛活動,一方面可以加強員工與企業之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已輕松愉快的方式將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根植于企業員工的內心深處。
3.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
溝通是心靈的橋梁。良好的溝通對于解決爭端、促進了解十分重要。在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時,有效的溝通可以充分體現企業領導層對于基層員工的重視與尊重,也能體現基層員工對領導層的信賴與理解。這對于維系企業各級別的員工之間友好的和諧關系十分重要。首先設置暢通無阻的溝通途徑,讓每一位員工的聲音都能被聽到。其次要豐富信息的傳播方式,讓員工在各種工作環境都能自如的傳遞自己的想法。最后企業的領導層也要養成隨時隨地充當聆聽者身份的習慣,及時傾聽員工的心理訴求。領導層除了要感知員工傳遞的直觀信息外,也要細心觀察在平時工作中的隱性信息,比如對于員工工作能力的考察,員工情緒是否穩定,員工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宜等信息,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構建完善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三、結束語
能否對人才資源予以合理的配置與利用,體現了一個企業領導者對人才、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力,更是體現了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能力。企業的利益增長固然重要,但是在企中運營中對人才的引用與培養加以重視,鼓勵人才大膽創新,才能是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道琴.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3.
[2]游娜.論“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構建及其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張連平.淺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J].黑龍江金融,2008,(10):25-27.
[4]黃靜,游士兵.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5):619-624.
作者簡介:趙晴,研究方向:政工宣傳,單位: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