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嘉佩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互聯網保險中的道德風險
原嘉佩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保險公司都開始實行網絡營銷,將一部分產品在線上經營。這就導致一些消費者惡意投保并惡意騙保,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看不懂產品說明導致買到的產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本文將重點分析互聯網保險中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并給予解決措施。
互聯網保險 道德風險
首先互聯網保險是保險公司通過網絡與客戶建立聯系,將呈現在網上的保險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并通過網絡進行投保、報案、理賠、核賠的一系列保險營銷活動。和傳統的保險公司通過展業等形式進行營銷相比,網上經營的形式節省了成本,擴大了消費者的范圍,而且打破時間限制,隨時隨地可以投保。
互聯網保險的道德風險就是在進行網上交易的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互相之間對對方都不了解也就是信息不對稱,在達到自身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對他人做出的不利行為。道德風險中主要包括兩種行為表現,一種是被保險人不了解保險人,但是隨著保險市場的逐漸完善和保險監控的加強,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一種是保險人不了解被保險人的行為,其中保險學界將這種行為稱為被保險人為獲得高額的保險金故意制造事故導致保險標的受到損害并且不采取任何措施制止的行為,故意擴大保險標的的危害程度。
(一)互聯網保險中投保人的道德風險
一方面,投保人在進行投保時故意隱瞞自己的信息導致向保險公司繳納較低的保費,以低保費獲得高保額,這種情況在健康險中尤其明顯。另一方面是在核保核賠上,保險事故發生時,投保人高報保險標的的損失或者出險時不進行相應的搶救制止措施。
(二)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的道德風險
1.保險公司內部很多人員了解網絡上保險產品網站系統的賬號密碼等信息,這可能導致惡意修改保單數據等情況;2.保險公司對許多理賠案件不及時理賠,這就有了很多消費者反應的理賠難問題;3.公司員工利用職權便利,在消費者不了解保險產品的情況下,在平臺上銷售假保單,更是有很多詐騙分子,專門制作和大型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產品網站一致的網站賣假的保險產品。
(三)保監局的道德風險
一方面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很多規章制度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保監局對互聯網保險的監管更是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有的執法人員為謀取私利,采取一些不公平的措施。
(一)信息不對稱。在正式的保險合同簽訂的過程中,投保人和保險人都應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但是隔著互聯網就會造成欺騙行為。保險公司無法了解投保人的具體風險情況,容易造車高風險人群集中投保并惡意騙保。
(二)保險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認定。保險中可保利益原則要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或者保險標的要有保險利益,但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投保時,保險公司無法了解真實情況,不知道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或者保險標的之間是否有保險利益。
(三)沒有相應的法律。我國的《保險法》中尚不存在互聯網保險的相關規定,一定程度上缺乏監管互聯網保險的具體標準。電子商務方面的相關法律也不健全,電子合同的成立、撤銷的相關規定以及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法律的不健全給監管帶來了困難同時也增加了道德風險的行為事件的增加。
(四)保險公司內部治理。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為追求保費數量而忽略投保人的風險程度和是否有該保險的需求,并且很多保險公司有增員的壓力,許多保險銷售人員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對自己銷售的保險產品了解不夠,隨意推銷給投保人。一方面導致退保事件增加同時影響公司聲譽。
(一)互聯網保險產品簡潔化。大部分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缺乏了解,保險公司應該對互聯網保險產品做一定的宣傳和培訓,并且在保險產品的保險條款、可保范圍、免賠額、費率等方面做清晰的表述,并讓消費者了解,以此來避免理賠時的各種麻煩。
(二)對保險公司內部員工加強管理。公司要制定規范的工作流程和嚴格的員工管理制度,并將每個員工的工作職責明確,避免互相推諉不承擔責任,并嚴格審查相關材料,對重要崗位工作的人員進行定期的檢查,避免公司內部集體騙保。同時要加強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三)建立和完善個人信用評級制度以及保險公司間信息共享制度。互聯網保險市場上,高風險人群故意隱瞞相關事實,尤其是區塊鏈的研發和應用可以發展信用評級制度,并建立個人信用檔案中心,收錄個人的基本信息。這樣可以減少投保人的道德風險。同時各個行業,可建立同行業或者不同行業信息交換平臺,包括職業,收入,學歷,健康,保險擁有情況,信用情況等,以此來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道德風險。
同時保險公司應與高校合作,確立人才培養計劃,并且合作研發保險產品、公司治理機制等,從多方面優化員工結構。
(四)完善法律。首先高校應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保險專業的學生應加強法律素養的培養。和互聯網保險相結合,比如電子保單的簽名核對,信息的搜集與比對,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審核,網絡結賬得渠道等都應確立相關的法律。結合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形成互補和借鑒。
(五)增強混業監管。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分業監管,這就導致部分監管空白區,實行混業監管,使監管更全面,同時也要加強對互聯網保險的監管,監管當局也應適時培訓互聯網方向的新的功能應用,以對一些高端的騙保等道德風險的行為快速察覺并有效解除。
道德風險一直是保險業的一大困擾,希望可以從投保人、保險人、保險監管的頂層設計三個方面進行改善,對我國保險行業道德風險的減少產生一定的意義,并促進保險業穩定發展。
[1]王夢楠,網絡保險中的道德風險及其對策分析.時代金融.2017.(3).
[1]李琳,游桂云.論保險業中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J].保險研究,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