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一次性快遞包裝被大量使用,其弊端也越來越凸顯出來。文章在舊快遞包裝設計的基礎上優化快遞包裝的設計的理念和思路,探討快遞包裝所需要遵循的原則,以期打造出新時代所需要的包裝。
關鍵詞:快遞;快遞包裝;設計原則
21世紀互聯網與快遞行業結合,快遞行業迅猛發展,快遞包裝不僅以運輸包裝角度來考慮滿足使用功能的需要,還需要考慮視覺的審美效果和品牌傳播的需要,以及產業發展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本文在網購興起的這一新時代背景下,針對現有快遞包裝現狀所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快遞包裝設計的幾點思路和方法。
一、互動性原則
現代的包裝設計更加注重與大眾的交流即互動性,為包裝提供獨特的使用方式。大眾既是包裝的使用者也是包裝設計的主要參與者,通常使用者更愿意使用具有創意,使人愉快,感到有趣的包裝,如使用后可以再次利用、可自由組合、可變的視覺形象的包裝,讓使用者在包裝的二次設計中開發屬于自己的使用方式,實現包裝使用方式的多樣性。
在快遞包裝的設計中設計者發揮想象的空間,設計出個性的可供消費者二次利用的包裝,讓客戶體會使用快遞包裝的樂趣,拉近和客戶之間的距離,贏得客戶的認可。例如“小紅書”快遞包裝盒利用辨識度極高的紅色作為包裝紙盒的主色,盒子上往往會附帶一兩句好玩的話,如“出來逛,遲早都要買的”“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shopping”“ 我不要全世界,只要全世界的最好東西”……這些快遞包裝盒的差異化,使得小紅書的快遞盒在眾多平淡無奇的快遞紙盒里拔地而起,構建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良好的聯結。消費者還可以按照個人的意愿對小紅書的快遞包裝盒進行再設計,發揮個人想象空間,消費者為這些紅紙盒開發了各種各樣的全新用途,有拿來養貓的、當腳凳的、放實驗用具的,還有拿來種草的……這種關系會為品牌本身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成為品牌營銷的富礦。
二、環保性原則
環保性原則是體現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綠色包裝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與之相關的“環保”“綠色”等詞也備受關注,倡導“綠色”包裝設計勢在必行。就快遞包裝而言,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要樹立節約循壞的觀念,以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開發綠色環保的包裝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包裝競爭的熱點。
對于社會群體來說,號召消費者積極參與,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爭做綠色低碳網購一族,使可持續的觀念深入人心,發揮市場主動回收的作用。如在快遞包裝中放入環保宣傳的小卡片,宣傳快遞包裝的回收和二次利用。例如德國由實行“國家環保行動計劃”,政府和民間組成環保教育網絡,推動環保意識教育,推廣環保技術,宣傳環保立法,使得愛護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設立專門回收包裝的機制,仔細拆解,保護快遞包裝的原樣,使得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減少浪費。德國、荷蘭、法國、奧地利等西歐國家在全球環保立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先后制定了包裝相關的法律法規。1977年德國推出“藍天使”綠色環保標志,授予綠色環保特性的產品和包裝,由國家授予的環保標志的產品,具有低毒、少害、節能、可回收的優勢,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世界知名電商eBay邀請Office工作室為他們設計綠色物流試點項目設計——系列包裝運輸箱。為了鼓勵人們接受并重復使用這些箱子,Office參考eBay企業文化,設計了具有手繪觸感的插畫,印制了對地球有益的建議,采用了更加環保的包裝技巧。在箱子里,有只快樂的小鳥問道:“下一站是哪?”每個箱子上留有空白,寄件人可以給下一個收件人寫下留言,這樣可以知道箱子從哪來(圖1)。
三、人性化原則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體,每一個成人都因不同于他人而以他自身獨特的內在和諧方式對待世界。美國設計家普羅斯也說過:“人們總以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寄,即人性。”
人性化設計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設計,設計出讓消費者使用,方便、又心生喜愛的包裝。如從方便攜帶、開啟、拆卸的包裝結構入手,也可以考慮方便閱讀、宣傳、保護隱私的包裝標簽設計,讓包裝更加美觀,充分展示商品和企業的形象,給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這些都需要洞察市場的需求,賦予包裝更多的人文情懷,不斷地調整和優化處理。用戶的滿意度不一定體現在所購買的產品上,拆卸包裝的體驗也很重要,如易拉罐的拉環、罐頭的拉口經過多番改進更加人性化,設計提供了便捷的開啟方式,方便了數萬人群,增加了包裝的生命力。
設計是研究人對產品的需求,對美的需求,在包裝設計中融入對消費者的人性化設計,使產品和包裝一同更好地為人服務,帶給人們意外的驚喜。亞馬遜作為美國最大的在線零售商,倡導一種創新的包裝理念——“無憂包裝”包裝策略。因其環保、易于拆卸而獲得買家的廣泛贊譽,使得互聯網購物的用戶與日俱增。無憂包裝使用的都是再生和可再生的紙板,可一次性成型,生產效率更高,成本也更加低。對于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這種互聯網商店的新型銷售包裝方案是一個雙贏的選擇。三只松鼠作為堅果類銷售的榜首,它不僅僅是營銷的創新、文化的創新,更是包裝的創新,特色的包裝讓市場驚艷,讓三只松鼠的包裝形象具有很強的特色,與其他的品牌形成差異化,讓人記憶深刻。同時包裝箱還附帶開箱器,用這個開箱器就可以輕松地把膠帶劃開,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行為體驗(圖2)。
Felissimo是日本一家郵件快遞公司。色彩漂亮的硬質紙盒以可逆的內部為特色設計,吸引并且鼓勵客戶循環使用它們。這種雖然是運輸用的硬質紙盒,但在設計上一絲不茍,鮮艷的色彩與紙盒本色相對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設計觀(圖3)。
膠帶亦是我們快遞包裝中最為常見和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封箱材料,它給我們快速封箱帶來了便利,但是卻不方便人們快速撕下來,很難找到開口,增加了人們的拆解難度,逐漸難以滿足生活節奏快的消費者需求。封箱膠帶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設計,來滿足消費者便利的需求,不管是包裝紙箱還是禮品盒,都可以讓它更方便、更人性。如我們可以設計易撕封箱膠帶,通過在邊緣留下不粘膠的邊緣,讓人們很容易找到而將膠帶撕開,或者在膠帶角落留下一個易撕扣,很快就能打開封口,讓拆解更加方便。
四、輕量化原則
包裝材料輕量化就是對現有的快遞包裝進行“瘦身”,包裝在滿足包裝功能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從源頭上杜絕材料浪費,減少包裝活動中資源浪費的現象,從而減少廢棄物的數量。輕量化的包裝是對材料進行改進,優化結構和工藝,利用高科技和設計上的簡化,向輕薄型的方向發展,從而對環境的保護起到促進作用。如盡量使用單一材料,不要有多種材料混雜,以便于回收利用。在包裝的結構上,層層相繞的復雜包裝應逐漸被淘汰,傾向于易開、輕巧、科學的設計,如設計成可拆卸式結構,有利于拆卸后回收利用。同時簡化包裝的緩沖物,如利用懸浮包裝結構,利用紙板把產品卡住,懸在半空,代替復雜、有害的緩沖物,起到分割和緩沖的效果,有效防止運輸中的外力沖擊,節省運輸和存放空間,節約能源的消耗。
快遞包裝設計的包裝輕量化節省了運輸成本和資源,又減免了環境壓力。2013年2月1日起《上海市商品包裝物減量若干規定》開始實施,這是一部促進商品減量的地方性法規,商品的包裝要符合國家規定,這對于倡導適度設計、節能減排等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快遞公司在嘗試用塑料周轉箱替代傳統紙箱來完成運送服務,所使用的周轉箱是工程塑料制成,具有成抗壓、有韌性、保護性好、防潮、耐用耐臟、節約空間、環保經濟等優點,而且在買家簽收完后快遞員可將周轉箱拆解成平面,再發回倉庫回收使用。對于某些有多層包裝的商品,供應商、網購者、快遞公司之間進行溝通,進行包裝的整合發貨,杜絕快遞包裝中盒盒相套的現象,為快遞包裝減量。
五、適度化原則
傳統美學“中和”是儒家學派的最高審美標準,集中體現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張適度原則,反對“過”與“不及”,也是中國歷代藝術家推崇的審美標準。適度包裝是一種最佳的“綠色環保”的包裝措施,即在滿足包裝防護、方便運輸等包裝性能要求的條件下,努力減少包裝在運輸過程中的重量體積,節省運輸過程中的空間占有量,避免復雜重復包裝,減少能源消耗量,發展適度設計,杜絕包裝過度。
數據顯示,2015年快遞業完成業務量206億件,僅去年一年就消耗編織袋29.6億條、塑料袋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緩沖物29.7億個——這些包材幾乎沒有回收,塑料快遞袋也無法降解,造成大量浪費和污染。快遞運輸的特殊性,包裝的缺陷性,需要增強其安全性,所以需要用各種手段來加固對貨品的保護,以減少損失。由于過于追求對它的過度包裝,增加工作量和成本,提高快遞的價格,而且過度的包裝會帶來很多的包裝垃圾,浪費資源,污染壞境。如快遞物品和盒子的不匹配,需要在盒子里填充一堆報紙棉花塑料,不僅耗費打開包裝時間,也造成材料、能源的浪費,遺留的大量廢棄的包裝材料,也會給環境帶來壓力。雖然為了適應不同大小的包裝貨品,設計許多不同型號的快遞包裝盒與袋子,但是僅靠包裝方案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創造新的包裝結構和包裹方式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010年5月美國設計師Patrick Sung為UPS設計的快遞包裝顛覆了這一理念,將包裝紙板設計出能夠讓他彎曲的小三角形射孔,這樣包裝變得自由化了,可以根據物品的大小和形狀裁定包裝紙板大小,可以是不規則形,也可以是四四方方的,使得包裝結構更加簡易,免去了加塞緩沖物的困擾,節省了包裝填充材料、空間占有量、燃料和運輸成本(圖4)。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快遞包裝需要不斷變化與進化,摒棄原來快遞包裝的不足,使其在設計理念和思路上呈現出符合新時代內容的面貌。一個快遞業發展新世紀正迎面向我們走來,只有順應這種潮流,多方位吸收、更新,快遞包裝設計才能滿足新時代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安霞.包裝設計與制作[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121.
[2]劉秀偉.挺進零包裝[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22.
[3][美]瑞秋·威爾斯.包裝設計[M].王姝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125.
[4]李亮之.色彩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美]費舍爾.完美包裝設計[M].劉玉民,徐蓓蓓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6]羅松濤,謝淳.物流包裝[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惠州商貿旅游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